這幾日,魯建興是跑遍了源甯的花街柳巷。
魯建興懷裡還揣着清秋的賣身契。
這賣身契,是趙鯉讓花月樓紀媽媽找來的。
按照上面的記錄,清秋姑娘原名姜囡,六歲的時候被賣進源甯府一家叫做清波樓的水上妓寨。
按理說,有賣身契有姜囡父母畫押的名字,再找到這家清波樓,就能尋訪到些線索。
但問題就是,大景百姓念書的少。
九成的人還是文盲。
那張賣身契上,畫押的地方隻有一個暈花了的拇指印。
姜囡的父母姓名根本無從找起。
而姜,在江南也是大姓。
囡就是窮人省事給女孩取的名字。
張囡,李囡,王囡……
走在街上喊一聲囡囡,十個裡面能有三個回頭看。
且那清波樓,老鸨子管事的已經換了無數。
好幾日,魯建興才終于查到,當年清波樓中主事的老鸨下落。
妓院之中,能得善終者少。
多半花樣年紀,死于花柳病。
能被恩客贖身脫籍,做外室,做小妾。
或者嫁入尋常人家當個平頭娘子,都是能被同行羨慕的幸運人。
當年清波樓的那個老鸨,就是姿容極出色。
徐娘半老還遇上一個真心相待的秀才公。
這樣的機緣之下,她幹脆也戀愛腦了一回,從清波樓自贖,跟了這個秀才公。
秀才公大好前途,娶了個妓子老鸨為正頭娘子,被周圍指指點點。
多年來,搬了幾次家,又給魯建興增加了不少麻煩。
幾經波折,魯建興這才終于尋到了點線索,找到了這秀才家的住處。
這是一處典型的江南裡坊。
白牆黑瓦,正值金秋,剛進了坊門,就能聞到一陣濃烈的桂花香。
魯建興沒穿靖甯衛魚服,身邊跟着一個年輕校尉。
是田百戶的親信手下,姓魏,叫魏世。
他十分熟悉源甯本地情況。
一來給魯建興打打下手,二來也蹭蹭盛京巡夜司的辦案經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