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口林著正在授課不好打擾,請林老夫人帶她去書樓。
竹木的小樓單獨建在後院,對外開放。
趙鯉進門便看見兩三個蹦蹦跳跳的老書蟲。
林老夫人親自給趙鯉準備了一些茶水,便離開了。
想來,她還是有些不太敢面對趙鯉的。
趙鯉禮貌送别她後,便迅速行動起來。
林家竹木書樓裡,三個管書的老書蟲都派上用場。
趙鯉很快尋得了一堆書,找了個安靜處坐下細看。
關于這十一年來,大景所發生的事情。
關于江南發生的事情。
還有西南,盛京。
尤其趙鯉最為關心的,餘無山中鬼寺之事。
這處的書籍應當都是林著親筆。
在一本小記中,趙鯉終看到了關于餘無山鬼寺的隻言片語。
隆慶十七年,靖甯衛入餘無山中,那隊人馬全軍覆沒。
餘無山之事後不久,沈晏等開始建起大殿。
究竟發現了什麼,林著未提及。
他卻寫了一篇悼文,頌這些犧牲者之英勇。
魯建興和李慶之名,赫然便在最前列。
趙鯉的指尖在幾個熟悉的名字上拂過,緩緩合上手中冊子。
随後,她翻開其他書籍。
看各地藩王如何無能,在詭事頻發之時昏招頻出。
最後便是北疆之戰的書。
相比起餘無山詭案等,林著或不知内情或不好明說,記載得不那麼詳盡。
北疆之戰,林著便超标發揮了自己的水準。
連辱帶罵,從大皇子柴珣如何私自領軍入朝鮮開始罵起。
一邊複盤了當時的朝鮮之戰的始末敗因,一邊對柴珣進行了酣暢淋漓的辱罵。
這厚厚的冊子中,不知積下林閣老多少怨念和心痛。
一一細數了跟着柴珣行事的幫兇,文臣武将罵了八輩祖宗。
時而引經據典,時而像街頭潑婦朝着下三路罵,可見當時林閣老之憤恨。
當然這些并非重點,重點在于書中林著對此戰的全面複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