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十年前,一個姓程的知縣編撰成冊作注。
這程知縣放在後世,也能算是個見多識廣的旅遊博主。
圖冊成書後,他仍不斷作注,往裡添加一些新得的小道消息。
目下李慶遞給趙鯉的,就是程知縣當年親自批紅作注的那一本。
上邊用說故事一般的語氣,記錄餘無皆青山中一則趣聞。
道是前朝暴政戰亂時,有不少鄉民拖家帶口進皆青山中尋仙避禍。
這事程知縣不知是從何處聽來的。
記載在這,大抵也是為了批判前朝苛政,逼得百姓走投無路去尋渺渺仙緣。
但趙鯉卻在想,那些入山尋仙境的鄉民,真的如程知縣所言全部死了嗎?
趙鯉忍不住啧了一聲,擡頭誇了一句李慶:“做得很好,記你一功。”
大景不比後世有搜索引擎,這些條目資料全憑李慶兩個月以來一點一點的翻找。
其中努力和艱辛,自不必多說。
李慶也不亂謙虛,颔首應後又道:“屬下查出這些資料後,便命人留心宋家,前日本要深入查,但趙千戶您叫停了行動。”
“今日我們要不要過去?”
宋家,也就是當年宋華僑的那個宋家。
當年宋家憑借宋華僑的神異發家,家族一直延續至今。
到了現在依舊是餘無當地的望族。
照理說,宋家這樣的望族,對發家起點的先祖是一定要大書特書的。
但怪異的是,整個餘無從未有人知道過宋家怎麼發達的。
要不是李慶在縣志邊角發現宋華僑的故事,說不得也會忽略宋家的存在。
若說宋家在戰亂中失了傳承,也不太可能。
李慶他們尋到了宋家一個門房,友好溝通後得知,宋家大院中心有祠堂。
祠堂之中供奉了宋家曆代先祖。
一般人家祠堂非重大節日祭日不開,但宋家祠堂每逢十五便往祠堂供奉大量酒水肉食。
據那門房所說,近年來宋家下人中有傳言夜裡無人祠堂傳出宴飲之聲。
宋華僑夢中與鬼神共飨醊卧,宋家每逢十五供奉酒水肉食。
兩相一對,李慶還不能發現問題,那他可以尋根細面吊死鎮撫司門前。
案子一旦捋出一個線頭,就有了進展。
順着查下去,發現宋家問題極大。
有販私鹽的迹象,并私下勾連人牙買進人口。
隻要五歲以下不曉事的幼年孩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