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情此景,趙鯉多少有些熟悉。
一年多前的場景再次重演。
那一次,花園中推攘的兩個女孩,一齊掉下水去。
丫鬟婆子們都去救趙瑤光,原主‘趙鯉’自個攀着搭在岸邊撈枯葉的竹竿子爬上岸。
事後被罰跪了祠堂,偷偷躲在牆根哭。
回憶起這段經曆,屬于原主那個小姑娘無助又絕望的心情漫上趙鯉心頭。
若非念着趙瑤光還有用,這會趙鯉會親手用竹竿将她捅進池底吃爛泥。
她深吸一口氣,扶了扶鬓上的簪花。
束手,靜靜看着池水中撲騰的趙瑤光。
這處的動靜,引得人從長橋兩端聚攏過來。
一邊是早有準備的婉儀郡主,她身後跟着不少人,乍一看有好些老封君和重臣家眷。
而另一邊……
趙瑤光的丫鬟還在扯着嗓子叫,一個身影小炮彈一樣沖了過來。
“你這賤嘴子,肚臍眼瞧見我們家小姐推人了?”
紮着包包頭的小纨,嘴裡還含着零嘴,但不改她辣子本性。
到底從小長在靖甯衛官船上,是手快嘴也快。
罵人同時,伸出小手便去推攘趙瑤光的丫鬟。
就是趙鯉都沒想到,這平常饞嘴還神神秘秘笑的小丫鬟有這速度。
一愣之後忙去攔。
卻聽小纨壓低了聲音道:“阿鯉小姐,我順勢将這死丫頭推河裡去。”
“叫她和那壞娘們一齊淹死。”
“若有人要追究,我便認下死罪,絕不牽扯到您。”
小纨這小丫頭,不知在官船上學了些,竟聯想那麼多。
趙鯉心中好氣又好笑,将她一把薅了回來:“不需要你去認下。”
小纨被趙鯉按住肩膀硬生回轉了半個圈,臉上奶兇神色一頓。
不解道:“可往來的校尉都這麼說。”
主子被冤枉的時候,小的要勇于背鍋,并斬草除根。
小纨暗自比劃了一個斬的手勢:“不可心慈手軟。”
話沒說完,被趙鯉輕輕向後一推,交到了萬嬷嬷手裡。
看了眼萬嬷嬷,見萬嬷嬷捂住了小纨的嘴,趙鯉轉回頭。
趙瑤光的丫鬟青雀被小纨這一鬧,呼救的聲音有點掉節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