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6章(第7頁)

  但到了這長壽寺,婦女香會卻被拒絕入内。

  盛京腳下,竟還有皇天貴胄不能去的地?

  公主娘娘暴怒,令侍衛‘讨說法’。

  這讨說法的過程,自然不是太平和。

  争端一起,不知為何竟是推攘打了起來。

  踩踏、亂戰之中,推倒燭台。

  倒沒有發生什麼一場大火全燒沒的情況,但後院裡頭的牆皮燒垮了。

  露出了金燦燦,藏在牆裡的金磚。

  還有,端坐在蓮台上的肉身佛被推倒了一具。

  表面澆築的金皮磕開,衆目睽睽下滾出了大團大團的蛆。

  惡臭彌漫在滿是檀香的金殿中。

  靖甯衛與僧司衙門同出手,核查長壽司中十來尊肉身佛。

  剝開表面澆築的金殼,每一尊肉身佛上都有非自然死亡的痕迹。

  那些号稱百來歲死亡的‘高僧’屍體,經查驗竟都十分年輕。

  更有甚者,在其中一個裡頭挖出個失蹤的小沙彌。

  什麼叫邪教,這抹黑佛門的長壽寺,便是邪教!

  官府在餘無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圍剿。

  但邪教的恐怖之處在于,信衆的癡愚。

  由此,長壽寺由明轉為暗處,并改了一個更嚣張的名字——永壽信衆後來在深山肩挑背扛,秘密修築了那間寺廟。

  那場動亂至今在餘無還有殘餘的痕迹——餘無人多信佛。

  甚至趙鯉猜測,慧光這宋家人被送去當和尚是不是也有丁點這方面的原因。

  當然,那些細枝末節隻是猜測,暫略過不提。

  更名為永壽寺的寺廟,其實一直陰暗的活躍在民間。

  從趙鯉收繳的那本功德簿看,受騙信衆不少。

  且永壽寺依舊保留了他們的傳統——貪财。

  那詭住持,幹巴成那樣了還惦記着讨香火錢。

  想到此,趙鯉不由失笑呲了一聲。

  見她合上縣志,一直等候在旁的李慶又遞來一本書。

  一本《五行志》。

  這是當地官府記載各種自然災害和異常天氣現象,包括幹旱、洪澇、霜雪、冰雹等異常的地方志。

  李慶道:“趙千戶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