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鯉尋到一眼沒被污染的泉水沖了一下身上,這才一路前行。
才走了小半日,便遭遇了三波妖怪的襲擊。
全身青色的獨眼和尚,徘徊傍晚的荒草路上。
藏身樹後頸子長到不可思議的影子。
或者濕漉漉坐在橋上哭泣,見人就發瘋撲來的橋女。
這還是趙鯉竭力避開的結果。
她的佩刀裹着海狗皮背在背後,斬殺妖邪的是從路上死人身上撿來的一把斷刀。
鋼口不好斷了半截,不過夠用了。
一路上除卻妖邪,趙鯉也遇上過劫道的盜匪。
但這些盜匪個個顫顫巍巍,老得手裡木棍都拿不穩。
因太老而逃過了征兵,也不知是餓了多久。
本想攔路幹上一票,但見編笠遮臉不辨男女的趙鯉,終究是沒敢惹她,遠遠便散開了。
趙鯉一路走了許久,她去的方向也逐漸明确。
路上的一切都告訴趙鯉,她此行的目标,外頭那海怪的祭壇就在京都。
倭國不似大景有廣袤的土地,從堺港到京都直線距離不過七十裡左右。
以趙鯉的腳程,一日就到。
但她暫緩了腳步。
因她發現,越靠近京都,越是有序繁華起來。
她曾偷在遠處看了一眼平安京高聳的城牆。
那繁華的都城中,幾乎不見戰争和妖詭的蹤影——窮人也不太見得到。
男性貴族坐在狹小的轎箱中,可見身上色彩鮮豔質地精良的絲綢長袍。
女性染黑齒,身着金線繡制的十二單禮服,便是行走都需侍女攙扶。
對比死去的堺港,這平安京實在繁華得有些荒誕。
趙鯉曾投過數次樹枝,每一次樹枝都指向一個結果——她的目的地确實在平安京中。
她倒還沒自大莽撞到随意亂闖。
黃昏時分,在岚山清泷道上的竹林一帶尋了間破廟落腳。
這處是著名的露天亂葬崗,被稱為化野之地。
在這立着塊小石碑,上邊記載了此地的由來。
因倭自古沿用漢文,這種古舊的石碑趙鯉讀着沒有障礙。
這片化野之地,原本是亂葬崗。
屍骨密密麻麻亂抛在竹林中,堆積幾層,有路過的空海和尚見之不忍,收拾掩埋了這些屍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