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(第6頁)

“嗯…還很有頭腦。”朱标補充道,“從他剛才的谏言不難看出,他心裡是不認同父皇做法,但谏言的方式卻很委婉,可見此人很懂得變通。”

他面露欣賞,“心存正義,又不沖動魯莽,品格、心性皆是上乘,隻是不知他文章如何,若能通過科舉,日後稍加調教,不說成為國之棟梁,卻也能造福一方。”

朱元璋哼道,“他是心存正義,那意思是咱做錯了呗?”

“……”朱标沉默片刻,認真道,“父皇,恕兒臣無禮,兒臣以為,在這件事上您的确有不妥之處。”

“你也覺得咱殘暴是吧?”朱元璋怒其不争,“咱是殺了很多官,可若不是他們觸犯大明律法,咱會殺他們?”

朱标反駁:“若帝王如堯舜禹湯那般,又豈會有如此多的不法官員?”

“混賬!”

朱元璋大怒,一巴掌就甩了上去,到了朱标面頰處又生生停下,平複了下心情,哼道:

“咱殺了那麼多官,可百姓的生活卻越來越好,說明咱沒殺錯。”

朱标無言以對,父子理念不合不是一天兩天了,他勸不住,也不認同。

大殿陷入沉默,氣氛沉悶。

見父皇臉越來越黑,朱标暗歎一聲,起身下拜,“兒臣不孝。”

“算了,起來吧!”朱元璋無奈苦笑,兒子的不理解,讓他倍感酸楚。

沉吟片刻,“唐朝與士大夫共天下,宋朝與官員共天下,元朝唯我獨尊,将百姓視作牛羊,他們最後都亡了,

而咱大明,則是與百姓共天下,科舉自隋唐起便有了,可他們一年錄取的考生又有多少?

這寥寥無幾考生中,又有幾個出身貧苦?”

朱元璋道,“是咱把科舉考試完全平民化,給了寒門子弟出頭的機會,考生不論出身,秀才遇縣官免跪……

咱如此扶持,就是想讓這些出身寒微的人當上官後,可以讓更多的人擺脫貧苦,可他們呢?”

朱元璋一臉痛心疾首,“非但不知感恩,反而貪污受賄,魚肉百姓……全他娘的沒一個好東西!”

“父皇息怒。”朱标連忙上前輕撫他的胸口,“兒臣知錯了。”

“你能明白就好。”朱元璋撥開他的手,“标兒你記住,文臣相輕、自古皆然,萬不能為其所左右!”

朱标思考片刻,認真地點點頭。“兒臣明白了。”

朱元璋神色緩和下來,“方才咱讓你評價李青,你的論點不錯,卻沒說到點子上,他最讓咱看中的卻不是那些。”

“那是什麼?”

“真誠果敢!”

朱元璋道,“他不是言官,甚至連官員都不是,卻敢谏言,不為邀直名,隻為救人,這才是難能可貴的。”

“父皇明察秋毫,兒臣欽佩。”

“行啦,你啥時候也學會拍馬屁了?”朱元璋沒好氣道。

朱标嘿嘿一笑,“兒臣說的都是實話。”

朱元璋睨了他一眼,嘴角浮現一絲笑意,“小桂子,去把咱買的那些小玩意兒都搬過來。”

接着,朝朱标道,“昨兒咱買了很多小孩玩的玩具,你一會兒拿去分給允炆、允熥他們,咳咳…還有你弟弟妹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