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是朱氏子孫,朱棣雖對老爹的偏心有些不滿,但在大事上,他還是拎得清的。
李青點頭,“王爺放心,下官一定如實上禀。”
他能看出來,朱棣說的真心,他并未輕視朱棣的猜測。
直覺這東西,說起來很玄乎,但往往命中率奇高,朱棣在北平守了這麼久,和元人打了太多交道,絕不會無故有此直覺。
又聊了許久,李青起身告辭。
……
朱棣立在窗前,望着萬裡冰封,望着極遠處的長城,久久不能平靜。
“殿下……”徐妙雲為其披上大氅,兩人青梅竹馬,她更是不到十五歲就跟了他,夫君在想什麼,她豈會不知,輕歎道:“你不可……”
“妙雲。”朱棣語氣不甘,“如若我登臨大寶,未嘗不能做到詞中那般,較之于我,秦王漢武略輸文采;唐宗宋祖稍遜風騷;一代天驕成吉思汗,隻識彎弓射大雕。”
他的眸中閃爍着前所未有的自信,整個人有着難以言喻的風采,“如若我登臨大寶,文治、武功,我一樣不落;
如若我登臨大寶,定能開創出一個繁華盛世;
如若我登臨大寶,定能登臨瀚海,封狼居胥;
如若我登臨大寶,定能書寫一本璀璨的篇章;
如若我……”
“殿下……!”徐妙雲顫聲道,“莫要再說,莫要再說了。”
“如若我……”朱棣緊握的雙拳緩緩松開,熾盛的眸光逐漸黯淡,苦澀道,“如若我是老大,該多好,該多好啊……!”
徐妙雲見夫君如此,心都碎了,眼淚撲簌簌的掉,哭勸道:“妾知殿下心有不甘,可那又如何呢,立嫡立長,大哥他德高望重,仁厚賢明,你不能怪父皇。”
“大哥做儲君衆望所歸,我不會有絲毫怨言,可父皇…為何,為何就不能……”朱棣連呼吸都在發顫,“為何就不能是我呢?”
“殿下,你别這樣,妾心好慌。”徐妙雲驚懼不已,“你可千萬不要做傻事啊!”
朱棣頹然歎了口氣,輕輕将她擁入懷中,低低道:“放心吧,我不會做傻事,我隻是…隻是太憋屈了。”
“嗯,妾理解,妾都明白。”徐妙雲反手擁着他,“殿下,咱們不想那些不開心的事兒了,咱過好咱的日子就成。
孩子們一天天在長大,等以後,咱們還會有孫子,看着他們成長,日後兒孫繞膝,不也是一大幸事嗎?”
“是啊!”朱棣擠出一絲笑意,歉然道:“夫君剛才吓到你了。”
…………
李青回去的第一件事,就是找到布政使,與其商議邊防大事,做元人來劫掠的打算。
雖然隻是朱棣猜測,但做些準備沒多大損失,萬一元人真來了,再倉促應對,勢必誤事。
這種事,容不得一絲馬虎和僥幸。
北平布政使非常配合,太子薨逝的事已經傳遍天下,他能爬上這個位置,朝中又豈會沒有關系,雖然對大局了解的并不透徹,但也猜測個大概。
官場之上沒幾個書呆子,别看他們平時一口一個子曰,實則個個是人精。
清楚以後李青的地位、權勢,定會再上層樓,自然不會不給面子。
守城不比出征,并不算麻煩,隻是辛苦了一下各司衙門的衙役,隻用了十餘日,便一切就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