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(第5頁)

“你素有才學,即日起,任命你為吏部給事中,先從底層做起,莫要懈怠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

給事中隻是個七品官,但手上的權力着實不小,尤其吏部給事中,有着監察百官升遷之權。

畢竟皇帝也是人,大明那麼多官員,不可能每個官員的政績,皇帝都了如指掌,大多都是吏部草拟升遷名單,皇帝酌情采納。

但這份名單遞上去之前,吏部給事中必須要過一遍。

吏部給事中雖品卑,但權重!

同時,給事中還是個言官,有風聞奏事之權。

而且,李青有候爵在身,又有太子太師這樣從一品的官銜,也不存在品卑問題。

當然,老朱這麼做,也有為孫子鋪路的意味。

一朝天子一朝臣,賞賜還是留給孫子施恩為好。

吏部尚書頓感頭大,但屁也不敢放。

朱元璋任命完了李青,這才把精力放在朝政上,一副幹勁兒十足的樣子,群臣原本喜悅的心情,蕩然無存。

……

接下來的日子,朱元璋又不上朝了,不是不願,而是不能,他的身體實在太差。

漸漸地,群臣放下心來,就當他們再次漾起喜悅之時,朱元璋又上朝了。

如是者三四次,群臣也麻木了,心态逐漸平穩,老實本分做事。

時間過的很快,轉眼已是六月(閏五月)。

老朱的身體徹底垮了下來,已經下不了床了,飲食也難以下咽,身體狀态差到了極點。

他知道,自己大限将至,于是叫來孫子,開始做臨終囑托。

乾清宮内,隻有爺孫倆。

一個半躺着,一個跪着。

躺着的那人滿臉釋然,跪着的那人滿臉淚水。

“好孩子,莫哭了。”朱元璋臉上帶着慈祥的笑,“爺爺能活這麼大歲數,已經很知足了。”

“皇爺爺一定會好起來的。”朱允炆泣聲道,“孫兒這就讓人去喚李青來,他一定能治好皇爺爺。”

“爺爺大限将至,已經回天乏術,莫難為他了。”朱元璋苦笑,頓了頓,渾濁的眼睛再次犀利,“允炆,接下來的話,你給咱記死了。”

朱允炆身子一顫,恭恭敬敬地磕了個響頭,帶着哭腔道:“爺爺您說。”

“呼~”朱元璋呼出一口濁氣,威嚴道,“咱死後,喪事要從快、從簡,不要大辦,同時,約束好藩王,不要……”

他神情帶着傷感,“就不要讓他們來了。”

老朱内心痛苦,作為父親,他何嘗不想兒子送自己最後一程,但,朱允炆終究不是朱标。

主少國疑,那麼多藩王同時進京,不穩定因素太多了。

“是,孫兒記住了。”朱允炆磕了個頭,眼淚直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