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,孫兒記住了。”朱允炆磕了個頭,眼淚直流。
朱元璋緩了口氣,又道:“兵部左侍郎齊泰,是洪武十七年鄉試解元,此人為官清正廉潔,你登基後可引為心腹,此人可重信…咳咳……”
朱允炆連忙撲上前,為他撫着胸口,點頭保證,“孫兒記住了。”
好一會兒,朱元璋止住了咳嗽,又補了一句:“不可重用。”
第161章
洪武·崩
朱元璋喘了幾口氣,繼續道:
“黃子澄洪武十八年的會試會元、殿試探花,侍讀東宮…咳咳,他也是你的老師,此人也可引為你的心腹,可重信,不可重用;
還有一個在教學的方孝孺,此人是宋濂的學生,聰明好學,為人正直剛強,
為同輩人所推崇,在儒學生員中威望甚高,亦可引為心腹。”
朱元璋叮囑道:“此三人都胸有才學,清正廉潔,需把他們高高擡起來,有他們助于你,管理文臣會輕松很多;
然,才學并不代表能力,知道嗎?”
“孫兒知道了。”朱允炆婆娑着淚眼點頭,怯怯道,“皇爺爺,有可重用的人嗎?”
“當然有了。”朱元璋臉上露出一絲笑意,“藍玉可重用,關外局勢如此,恐怕十年之内,便要大戰了;
允炆,你記着,三軍主帥之位,唯藍玉一人!
他雖是允熥舅公,但更是咱大明的梁國公,這幾年他改變了很多,大規模用兵除藍玉不做第二人選;
但…為保險起見,藍玉可重用,卻不可重信!”
“是,孫兒記下了。”
朱允炆認真點頭,随後又問道:“爺爺,那李景隆呢?”
當初争嫡,老表那般擁立自己,他心存感激。
而且,李景隆和藍玉不同,他既是朱允熥的老表,也是他朱允炆的老表,可以說,李景隆和所有朱家第三代都是老表。
因此,朱允炆對其隻有親切,沒有排斥。
“李景隆自然是可重信的,至于要不要重用……”朱元璋沉吟片刻,“前期出兵,讓他跟着藍玉好好學學;
文忠那般天才,想來他也不差!”
“孫兒記住了。”朱允炆點頭,而後又問,“那可重用,又可重信的人有嗎?”
“李青!”朱元璋目泛異彩,“此人淡漠名利,做事果敢,能力出衆,忠心為國,為人通透……”
“孫兒會重用、重信他的。”
朱允炆見爺爺誇起來沒完,臉都憋紅了,連忙答應下來。
他還是第一次聽爺爺如此盛贊一個臣子,不由記在了心裡。
這些年來,他多少也聽過李青的事迹,知道的确是個有本事的人,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,輔助過父親處理奏疏。
他知道李青雖然剛涉足朝堂,但對朝政已經相當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