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咳咳…那個,李愛卿啊,朕覺着齊、方、黃,三位愛卿言之有理。”朱允炆臉色讪讪,“攘外需先安内,朕…雖是嫡孫,但畢竟和皇叔們差着一輩兒;
皇叔們心裡肯定憋着憤懑,若是朕對關外用兵之時,他們有了異心,該如何是好?”
李青滿心無奈,他能理解朱允炆的心情,甚至,就削藩本身來說,也沒有錯;
但問題是,削藩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,說說就行了,牽扯太大了,小小朱根本把握不住。
李青歎了口氣:“皇上可知,漢之七國、晉之八王之亂?”
“永青侯此言差矣。”讨人嫌的齊泰又開口了。
李青想撕爛他的嘴,咬牙道:“齊侍郎有何高見?”
齊泰自得一笑,欣然道,“晉之八王并非削藩造成的,而是後宮幹政;漢朝的七王叛亂,倒是削藩造成的,不過……漢朝的藩王,又哪裡是咱們大明的藩王能比?”
“啊?這……”深究曆史,李青不免有些露怯,他确實不太懂史。
李景隆見李青面露窘态,解釋道:“漢朝的藩王權勢超級大,在封地擁有軍事、行政等幾乎所有管理權,俨然是國中之國;
這也是為何漢武帝那般強勢,也隻能施行推恩令的原因。
而我大明的藩王,行政上,有布政使司;軍事上,供其調度的大軍也是朝廷的;藩王唯一的私有武裝隻有三衛,那麼一點兒人,能翻出什麼浪花?”
“曹國公所言屬實。”齊方黃三人含笑點頭。
李青啞口無言,被李景隆這麼一說,他突然感覺大明藩王,好像真的挺弱的,細細想來,倒也的确如此。
這下,他總算知道,為何朱允炆上來就敢削藩了。
是啊,藩王憑什麼赢?
李青砸吧砸吧嘴,拱手道:“皇上何不效仿漢武帝,潤物無聲,潛移默化地消弭藩王權勢?”
朱允炆見他不再激烈反對,頓時放下心來,甚至都忘記裝了,“用得着嗎?”
“根本用不着!”齊方黃捧哏。
“……”李青實在無奈,着重看了方孝孺一眼,心道:你被誅十族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“皇上,臣還是覺得不宜削藩。”
朱允炆眉頭皺了皺,“理由呢?”
“皇上可知,秦王娶的是前元大将王保保妹妹,晉王娶的是永平侯女兒,燕王、代王娶的是魏國公女兒,蜀王娶的藍玉女兒……”
巴拉巴拉……
朱允炆的眉頭緊緊皺起,齊方黃三人的笑意,也漸漸斂去少許。
老朱的兒子中,就沒一個娶文臣閨女的,一股腦兒盡是勳貴。
就連朱允炆的老爹朱标,娶的也是大明第一猛将,常遇春的女兒。
而老朱之所以這麼做,就是吸取了宋朝,後宮被儒家士大夫控制的教訓,所以根本不和文臣聯姻。
文臣之中唯一聯姻的,就一個李善長,而且還是嫁公主,而非娶王妃。
公主自然是高貴的,但嫁過去後,生的孩子都是随夫家姓,都是外人。
但娶王妃就不同了,雖然勳貴之女升為王妃,也比不上公主,但她們生的兒子可是老朱家的種,屬于皇室宗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