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點頭,“朕也在琢磨這個事兒,不過,現在朝廷的開銷實在太大,海面的倭寇雖然武裝一般,但清繳起來比在陸地上困難多了。”
李青道:“臣有一計!”
“你又有計?”朱棣放下酒杯,“說來聽聽。”
李青嘿嘿笑道:“把清倭事宜,交予日本國王足利義滿。”
“這個……”朱棣有些遲疑,“眼下剛建立宗藩關系,這樣不太好吧!”
“其實也沒什麼不好。”李青笑嘻嘻道,“隻要皇上餅畫的好,他自然樂意幹。”
“畫餅?”朱棣眼睛一亮,這個他在行啊,“嗯,以夷制夷,這個主意好。”
……
臨近散場,各國使臣再次一一上前敬酒。
到了日本使臣之時,朱棣開始語言藝術:“朕欲開海,然,海上倭寇橫行,這讓朕很難辦啊!”
使者心中一凜,連忙解釋:“大皇帝陛下息怒,海寇之事,小臣也有所耳聞,但他們和我們沒關系啊!”
朱棣為難道:“這個朕自是願意相信,就是怕到時候誤傷了你們,畢竟大明的将軍、士兵,可分不清這些,萬一……”
“大皇帝陛下三思啊!”使者會錯了意,還道是大明欲借清倭名義,對他們發兵,立即道,“這個我們有責任,我們來清。”
朱棣錯愕,他還沒畫餅呢。
使臣謙卑道:“剿寇這等小事兒,何須大明出兵,作為大明的藩屬國,我們有責任,有義務,幫大明排憂解難。”
他一臉正氣:“還望大明大皇帝陛下,給我們一個立功的機會!”
“嗯……也罷!”朱棣一臉不情願,勉強點頭答應:“看你們表現吧,要是你們清繳不利,朕再發兵!”
頓了頓,畫餅道:“若是你們做得足夠好,朕會在海面暢通後,加大與你們的貿易,華美的絲綢、精美的瓷器、醇香的茶葉……都會加入貿易行列;
回去告訴足利義滿,隻要好好幹、肯聽話,朕是不會虧待他的。”
“小臣遵旨。”使臣連連點頭,難掩喜色,拜道:“大明大皇帝陛下聖明啊!”
李青忍着笑,心道:“這個大餅,漂洋過海也得喂到足利義滿嘴裡。”
……
第23章
朕要打仗
藩屬國朝貢的正向意義很大,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将,甚至連京師百姓,都與有榮焉。
為體現天朝上國的仁厚寬大,群臣皆上奏朱棣,回禮一定不能寒酸。
李青對這些撐面子的行為不以為然,卻也不好阻止,畢竟剛恢複建交,為了以後更好的和海外諸國交流,吃點兒虧也沒什麼。
古人好名猶勝好利,朱棣也不能免俗,對幾個藩屬國的回禮相當豐厚,即便抛開物價差,也頂得上貢品的兩倍。
各國使臣喜笑顔開,再三表達謝意後才告辭離開。
李青怕這些人,以後動不動就來個朝貢,薅大明羊毛,便建議朱棣,對朝貢做出限制。
——朝貢五年一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