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(第6頁)

“恭喜皇上,賀喜皇上。”李青敷衍兩句,内心也頗為激動。

這還不滿兩年,大明就走出了小小朱的萎靡,逐步邁向鼎盛,實在是一大幸事。

君臣三人聊了一會兒,小胖提議道:“父皇,此番大明國庫收益如此大,應該慶祝慶祝,擺上美酒佳肴,好好吃喝一頓。”

朱棣欣然應允,令人準備豐盛菜肴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日子一天天過着,李青的生活很有規律,上午怡情聽曲兒,下午去東宮,晚上快活,有時去曹國公、梁國公府串串門兒,安逸且充實。

永樂大典的編撰進行的如火如荼,參與編撰的人員,從最初一百多人,逐漸漲到了近千,并且還在逐步增加;

有朝廷的官員,有民間的飽學之士,購買書籍、整理歸納、定稿……忙的不可開交。

見老和尚忙得腳不沾地,李青心裡一下就平衡了

,相比之下他舒服多了。

另一邊,龍江船廠也取得重大成果,一艘艘堪比小航母的巨艦,先後完工,下水試航。

與此同時,大明的水師,也在積極演練。

朱棣對三寶很是放心,出海的一切事宜,全權交予三寶負責。

并升任三寶為内官監太監,官至四品,并為其賜姓,朱棣本來欲賜國姓‘朱’,考慮到三寶是太監,改為‘鄭’。

曆史的巨輪滾滾而來,擋都擋不住,三寶搖身一變,從馬和成了鄭和。

(ps:三寶本名馬和,小名三寶,又作三保,信仰佛教,姚廣孝收鄭和為菩薩戒弟子

,法名:福吉祥。)

九月份,臨邊小國見大明已經穩定,不會再有變動,便先後前來朝拜。

繼朝.鮮之後,暹羅、琉球、日本(就不加符号),先後前來朝貢,與大明建立宗藩關系。

國王、王子,都必須要經過大明冊封,才具有法理效應。

大明的影響力,進一步擴大,朱棣身為帝王,自然開心,大擺筵席,招待來使。

席上,美酒佳肴、山珍海味應有盡有,盡顯大明風華。

這些小國,有的從漢唐就開始跟漢人打交道了,深知漢人最注重禮儀,因此,在朝貢之物上,都下了血本。

禮多人不怪的道理,他們也懂。

酒席宴間,氣氛很是熱絡,王子、使臣代表先後上前行禮、敬酒,朱棣來者不拒,十分爽快。

結束完一輪敬酒,朱棣朝李青笑道,“看着吧,用不了多少年,大明的藩屬國将會數倍增長。”

李青一臉欣然,含笑點頭:“皇上,開海在即,但海面并不算暢通,海上倭寇十分猖獗;

當然,其中也有不少是大明的海盜,事實上,太祖皇帝雖然禁了海,但民間海上通商者未曾斷過,無他,利益太大了;

這也就造成了海上倭寇、海盜橫行,因為富紳走私,不受律法允許,他們搶的心安理得;

如今,大明要開海貿易,自然要肅清海面。”

朱棣點頭,“朕也在琢磨這個事兒,不過,現在朝廷的開銷實在太大,海面的倭寇雖然武裝一般,但清繳起來比在陸地上困難多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