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章(第6頁)

朱棣臉上露出一絲自得,欣然道:“再過幾年就能完工了,運河也到了收尾階段,以後大明的京都就在這北平了,千秋萬世,永垂不朽。”

“千秋萬世,永垂不朽!”李青附和,朱棣這話倒也沒錯,北平自他之後,還真就成了華夏的京都。

朱棣這一舉動,造就了後世的繁華大都市。

而北平,也的确符合做京都的條件,左環蒼海,右擁太行,内跨中原,外控朔漠,隻是眼下還比較荒涼。

畢竟在這時代,北平是苦寒之地,氣候寒冷,且環境不好,每年都會來幾場沙塵暴,生産力、經濟也低下,遠比不上金陵。

朱棣對紫禁城的建造很滿意,輕笑道:“等遷了都,朕也享享清福。”

“皇上,到時候遷都隻怕是困難重重啊!”李青歎道,“文臣武将的家,幾乎都在南方,讓他們大老遠地來北邊,定然心中不願。”

朱棣點頭:“這個朕也有所預料,但遷都勢在必行,再說了,北平除了冷點兒,其他也挺好啊!”

“……”李青苦笑道,“皇上你在這兒習慣了,當然覺得好,但百官卻不這麼想,他們肯定更喜歡富庶的金陵。”

“這個可以從長計議,遷都還得個幾年呢。”朱棣擺了擺手,歎道,“你上午說的那些話,朕覺得有一定道理,以後,朕會收着些,不過……”

朱棣冷哼道:“天子就要有天子的威嚴,朕絕不會慣着他們。”

李青點頭,就朱棣這脾氣,能收斂些就謝天謝地了,畢竟老四和小小朱,根本就不是一類人,讓他禮賢下士,簡直癡心妄想。

真要那般,也并非好事。

隻要朱棣能收着些,加上小胖調和,就能極大程度的平息禍患。

又聊了會兒,李青問道,“皇上,你打算在這兒住多久?”

朱棣想了想,“馬上就過年了,元宵節後再回金陵吧!”

伸了伸懶腰,朱棣又道,“其實朕在這兒住的挺舒服的。”

你是舒服了,小胖可夠累的……李青翻了個白眼兒,“皇上,漢王是不是該就藩了呢?”

盡管朱棣已經削了朱高煦兩衛,并重新定了就藩地,但朱高煦一日不就藩,朝堂就不會真正平靜。

朱棣沉吟半晌,輕輕點頭,讪讪道:“李青啊,你說…高煦會不會恨朕?”

這還用說嗎?肯定恨死你了……李青拱手道,“漢王心胸豁達,不會記恨皇上的,再說了,哪有兒子怪罪父親的,皇上你多心了。”

朱棣心虛笑笑,臉上隐隐浮現一抹愧疚之意。

嘀咕道,“這孩子就是心眼兒直,聽不得場面話。”

李青:“……”

第70章

皇上,得加錢!

接下來的幾日,李青除了照常給徐妙雲診治,大多時間都在紫禁城閑逛。

年關期間,加上大雪下個不停,工匠們大多都放了假,皇宮冷清許多,逛起來更為得趣兒,經過不懈努力,總算是把皇宮逛了遍。

除夕夜守歲,太監送來了瓜果點心,外面冰天雪地,屋裡炭盆兒紅紅火火,四人圍着炭盆兒,磕着瓜子兒聊着天,歡聲笑語不斷。

接着,煙花聲四起,四人來到院裡,欣賞絢麗的煙花綻放,年味兒十足。

這年過的,比在家還熱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