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(第5頁)

大明戰神的事,多半不會發生了,但于謙很可能還會走上絕路。

因為他把文官想得太好了!

看待事情也太理想化了!

此刻,于謙有些三觀炸裂,好半晌才回過神來,皺眉道:“隻是據傳、傳聞,不見得他們真就如此。”

“會不會,到時候你就知道了。”李青沒有再說什麼,很多事情唯有親身經曆,親眼看到,才會相信。

“呼~!”李青籲了口氣,叮囑道:“記着,你的主要任務就是收集罪證,然後活着将罪證送回來。”

頓了頓,“欲成大事者,不拘小節,隻要心存正義,适當的和光同塵未嘗不可。”

于謙三觀遭受猛烈沖擊,呆愣愣地看着李青,良久,緩緩搖頭:“即便真如尚書大人所言,下官也絕不會選擇和光同塵。”

他有些不敢置信,一直培養他的上司,竟會暗示他貪污受賄。

李青歎了口氣,教授處世之道:“吃人未必要嘴軟,拿人也不一定要手短。”

于謙眉頭皺得更深了,反駁道:“受賄就是受賄,無論做不做事,都是受賄。”

這可是我的獨門秘籍,給你你還不稀罕……李青無奈,“随你吧,反正本官隻有一個要求,莫要出頭,活着回來。”

“尚書放心,下官自然是不想死的。”于謙點頭,“大人交代的事,下官也必定會辦好。”

“嗯。”李青擺了擺手,“去準備吧,明兒一早随東廠番子出發。”

“下官告退。”于謙起身拱手,轉身離去。

目送他離開,李青蹙着眉頭,權衡讓于謙跟去的利弊。

最終,他釋然了。

于謙雖然原則性太強,但并不迂腐,無論是曆史上他的事迹,還是之前在朝堂上駁斥群臣,都證明,于謙并不是死讀書,他具備執行能力。

……

桌上的茶早涼了,李青抿了一口便放下了,開始思考大明内部的事兒。

随着大明一系列國策推行,富紳,尤其是江南富紳的利益,一步步被壓縮,甚至被連續剝削後,他們反抗是必然的事兒。

對此,李青并不感到意外。

隻不過,他本以為群臣反抗會在朱棣死後,沒想到現在就開始了。

“唉…走一步看一步吧。”李青歎了口氣,輕聲自語:“這權力場就像是個絞肉機,一旦運轉開來,絕不會因為某一個人而停下。”

天下熙熙皆為利來,天下攘攘皆為利往。

亘古不變!

便是把百官全都殺了,也改變不了。

朱元璋殺的還少嗎?

結果呢?

治标不治本!

自私、貪婪,是人的劣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