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感覺,他未來一定能做個好皇帝,因為他摸對路了。
~
江南的案子還沒查出個眉目,朱棣的大餅先一步甩了出來。
效果顯而易見,原本激蕩的朝堂很快平靜下來,彈劾朱棣的奏疏也少了許多。
朱瞻基見狀,愈發感到‘畫餅’的重要性,和必要性。
李青沒有再關注朝局,甚至連江南查案也沒上心,對他來說,這些都是小事兒,一張大餅便可将影響降到最低。
除了日常和三女溫存,他的精力都放在了關外局勢上面。
九月初,關外來報:鞑靼集結近五萬大軍,全力攻打瓦剌,瓦剌事先做了防備,提前将大營轉移,損失不大。
十月上旬,鞑靼再次攻打瓦剌,這次瓦剌措手不及,折損嚴重,婦孺、牛羊牲畜……被搶走數萬。
十一月初,茶馬貿易開啟,明軍出售了茶葉、絲綢、瓷器……等物;換來了牦牛、駱駝、戰馬、人參、貂皮……等物。
利益之高,不弱海上貿易多少。
臘月,脫歡親自朝貢,抱着朱棣大腿哭訴,鞑靼如何滅絕人性,如何慘絕人寰……鼻涕眼淚一大把。
瓦剌過得慘,朱棣自然知道,但……這關他什麼事兒。
隻要瓦剌沒被滅就成,半死不拉活也沒什麼,一樣能拖鞑靼後腿。
坐看草原勢力内耗,才是朱棣的真正目的。
眼下的瓦剌,還未到山窮水盡之時,朱棣并沒有出兵的打算。
不過,既然收了瓦剌這個小弟,面子上還是要說得過去,于是朱棣給了脫歡很豐厚的賞賜。
并對瓦剌的遭遇,表示同情。
同時保證,瓦剌真到了生死存亡之時,大明一定會出手。
一頓大餅之後,脫歡心滿意足地走了,走之前鄭重保證:和鞑靼不死不休!
朱瞻基看在眼裡,記在心裡:青伯,誠不我欺!
……
轉眼,又該過年了。
除夕這天,于謙從福.建趕了回來,來侯府拜訪。
二人寒暄幾句,來到客堂就坐。
紅彤彤的炭盆燃的很旺,火鍋沸騰,肉片翻湧,屋外大雪紛飛,屋内溫暖如春。
“這一次收獲如何?”李青提起溫好的酒壺,給于謙斟酒。
于謙扶杯,待李青斟完酒,手才拿開,語氣複雜道:“收獲頗豐啊!”
“是嗎?”李青笑問,“賊寇的事查明白啦?”
“明白了。”于謙神色凝重,“果如尚書大人所言。”
“呵呵。”李青并不意外,“查到了誰頭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