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(第4頁)

“呵呵。”李青并不意外,“查到了誰頭上?”

于謙搖頭:“直接牽涉在内的官員一個沒有。”

火鍋沸騰,袅袅白煙升起,模糊了于謙的面容,但那深深皺着的眉,卻十分清晰。

李青拿起碗筷,“趁熱吃,邊吃邊談。”

“還是先說公務吧!”于謙原則性很強。

“哎?今天過年,官員都休沐了,不必拘禮。”李青夾起一片涮羊肉,吹了吹,送入口中,神情滿足,“大雪天兒吃火鍋才是絕配,快嘗嘗,味道很不錯呢。”

于謙略作遲疑,拿起筷子夾了片肉。

“味道如何?”

“很好。”于謙又夾了一片,他連住處都沒回,一回京,就來了侯府,飯還沒吃呢。

稍微吃了點兒,肚子沒那麼餓了,于謙開口:“有間接參與的官員。”

李青抿了口溫酒,“可有朝堂上的?”

“有,文淵閣大學士金幼孜,文淵閣大學士楊榮。”于謙道。

李青放下酒杯,“據我所知,楊榮是福.建的,而金幼孜是江.西的,你去福.建查案,怎麼查到了金幼孜頭上?”

“因為瓷器。”

“瓷器,江.西……難怪。”李青恍然:當初朱棣要平亂,也是這兩人先跳了出來,現在看,果然是事出有因。

“吃吃吃,邊吃邊說。”李青熱情招待。

于謙詫異地看向李青,“李尚書,你就一點不意外?”

“有什麼好意外的啊?”李青好笑道,“你真以為官員都是兩袖清風,一身正氣?

好了,别客氣,今日休沐,你就隻當是來做客,該吃吃,該喝喝,該說說。”

于謙哭笑不得,但他确實餓了,當下不再客氣,拿起筷子吃了起來。

過了會兒,于謙放下筷子,提起酒壺給李青倒了杯,又給自己倒了一杯,就着酒水咽下口中食物,這才道:

“其實也沒直接證據,證明二人參與走私,但運送走私貨物的人,都和二人多少有些關系。”

李青笑道:“他們都是建文舊臣,在永樂朝仍能受到重用,自然不是一般人,二人是太子的鐵杆黨,原則性的錯誤不會犯。”

說到這個,李青不禁想起朱棣進南京城的那天。

可以說,除了齊方黃外,就沒一個硬骨頭。

文人風骨?

有!

但,權力場中的文人……

呵呵。

李青都懷疑,要不是齊方黃被朱棣定在清君側名單上,三人多半也會投降朱棣。

當然,也不能說文臣都窮兇極惡,事實上,很多人辦事還是可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