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(第1頁)

朱棣笑得開懷,笑得欣慰:“瞻基啊!”

“孫兒在。”

“你記好了,沒有實權的皇帝,是做不好皇帝的。”

朱瞻基點點頭,繼續聽着下文。

朱棣面容嚴肅起來:“縱觀曆朝帝王,有大成就者寥寥無幾,大多都是平庸,甚至昏庸,難道是那些帝王不想做出一番功績?

不,不是的,不是不想,而是做不到!

我敢說,自秦始皇以後的皇帝,除了晉朝司馬家族親亂搞,其餘帝王幾乎沒有昏庸的,之所以給人的印象是昏君,是因為他們太弱;

既管不住文臣,又管不住武将,隻能權力下放,但無論是文臣,還是武将,有了權力,絕大數都會損公肥私,

而最終,都是皇帝背鍋!”

緩了口氣,朱棣繼續道:“就拿建文來說,難道他不想做一個好皇帝?

難道他想亡了大明江山?

之所以搞得一塌糊塗,一方面是能力不夠,但更重要的是他太軟弱了。”

朱棣叮囑道:“你記着,今日的軟弱之君,就是後世人眼中的昏庸之孫兒謹記。”朱瞻基認真點頭。

第142章

不按常理出牌的鞑靼

李青習慣性地去捏葡萄吃,卻發現已經吃光了,隻好悻悻地收回手,“皇上,說說鞑靼的事兒吧?”

“沒什麼好說的,他們願意打更好,不願意打我們也強求不了。”朱棣對大敗鞑靼,并不抱太大希望,“鞑靼不傻,已經吃了大虧,不會輕易和我們硬碰硬。”

頓了頓,“不過,既然來了,那也不能白來。”

“就知道皇爺爺英明神武,一定會有辦法。”朱瞻基跟上馬屁。

朱棣搖頭道:“也算不上辦法,去着人找來瓦剌首領,咱們直沖鞑靼大營。”

“爺爺英……”朱瞻基本能拍馬屁,卻又頓住,疑惑道:“爺爺你剛才不是說,鞑靼不會和我們硬碰硬嗎?”

“嗯,但這不妨礙我們進軍鞑靼大營啊!”朱棣笑着說。

朱瞻基不解道:“我軍這麼大的陣仗,鞑靼興許早就得知,且轉移了,去了恐怕也是……”

“不白去。”李青插話道,“人能跑,牛羊可以轉移,但營地跑不了,為長久計,他們還會回來的,我們可以去搞一下破壞。”

“不錯。”朱棣贊賞地看了他一眼:不愧是做了數十年監軍的人。

朱瞻基心悅誠服,“皇爺爺英明。”

我也英明……李青心說。

朱棣笑笑,一口氣說了這麼久,忽覺有些渴了。

察覺到朱棣動作,李青連忙上前一步擋住冰桶,“皇上,吃涼的對胃不好。”

“朕又不多吃。”朱棣翻了個白眼兒,“朕身子骨還沒差到那個地步。”

“皇爺爺我給你拿。”朱瞻基笑着去取,很快笑容僵硬,“葡萄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