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章(第6頁)

“民間海上貿易,給百姓帶來的好處很大,許多百姓都得到了好處,生活有了極大改善。”于謙歎道:“下官每次清繳賊寇,都有種……掐斷了人家生計的罪惡感。”

李青沉默,他在衡量這其中的利弊得失。

于謙繼續道:“給下官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抓了個賊寇,那人是為了給母親治病,才出海走私,結果被東廠的番子得悉,人贓并獲……唉。”

歎了口氣,于謙苦澀道,“七十多歲的老人家,給我磕頭,求我不要再查走私了,說她兒子不偷不搶,隻是幫人家做買賣養活家小,

還說,那些走私的富紳都是大善人,給了他們活路……當時,那種心情…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。”

“每次剿寇,都會讓很多人生計艱難,不僅是出海走私的百姓,家具、絲綢、胭脂水粉、香料、瓷窯……各個作坊的工人,也因此少了活計,甚至沒了活計……”

于謙歎道:“下官這次回來,就是想進言皇上,盡快全面開海,誰料,皇上他……”

“民間開海勢在必行!”李青開口,“之所以暫時不開,是為了兼顧南民北遷的國策。”

“可再這麼下去,朝廷就失了民心了啊!”于謙語氣中透着焦急和痛心,“甚至……現在都已經失了民心。”

李青眉頭緊鎖:“這事過些天再說吧,目前正是權力交接的重要節點,最好不要生事,待皇上下葬後,新皇登基再提。”

于謙點點頭,那長時間都等了,不差這點時間。

“李尚書,不會出事吧?”

“哦?”李青詫異道,“怎麼這麼說?”

于謙讪讪道:“哭喪期間,下官在後面,總覺得一些同僚……咳咳,氣氛有些不對頭,但又說不上來。”

連你都察覺出不對頭了,能不出事嗎……李青暗歎:暴風雨即将來襲,這些被朱棣壓制許久的文官集團要出手了。

按照慣例,依舊是小魚小蝦前面沖鋒,大佬在幕後謀劃。

李青笑道:“不用管别人如何,做好你自己就行,在其位,謀其政,真出了事也有本官在前面頂着。”

“下官明白了。”于謙點頭。

……

翌日,清早。

天未亮,李青就起了床,今兒的早朝他必須得上。

來到奉天殿時,群臣幾乎到齊,個個腰纏白绫,神色悲痛。

李青掃了眼群臣,走到自己的位置站下,眼觀鼻,鼻觀口,口關心,不動如山。

一刻鐘後,腰纏白绫,頂着倆熊貓眼兒的朱高熾走進大殿。

群臣下拜行禮,“微臣參見太子殿下,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……!”

“衆卿平身。”朱高熾輕聲說。

“謝殿下。”

群臣起身,看向朱高熾。

小胖站在龍椅旁邊,并未坐下。

從法理上來說,朱棣死的那一刻,他自動銜接了皇位,成為了大明皇帝。

事實也确實如此,皇帝一死,太子自動即位,皇帝的權利,現在小胖都具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