蹇義深吸一口氣,起身道:“李尚書言之有理,這次不同以往,諸位莫要再抱有僥幸心理了。”
……
一群人離去沒多久,朱瞻基就來了。
“青伯,父皇讓我掌軍了。”朱瞻基喜滋滋地說。
“恭喜。”李青淡淡說了句,便沒了下文。
“……”朱瞻基問,“你說我從哪裡入手更為合适?”
“随便。”李青無語道,“你又不是小孩兒了,對大明軍隊也相當了解,這麼大的人怎麼一點主見都沒有?”
朱瞻基不僅沒裝到,反而被李青數落一通,不禁滿臉黑線。
見李青皺着眉,好奇問道:“青伯你想什麼呢?”
“既然皇上同意,那你盡快掌軍。”李青嚴肅道,“不久的将來,可能會出亂子。”
“亂子?”朱瞻基怔了一下,“你是說二叔要造反?”
李青反問:“你就那麼笃定你二叔會造反?”
“呃……”朱瞻基讪讪道,“二叔的事兒,我也有所耳聞,坦白說,他是被爺爺坑了,以他的性子心裡肯定咽不下這口氣。”
“他不會造反。”李青搖頭,“樂安不過一個縣城,他沒有護衛,也沒有城池,距離京師不過千裡,憑什麼反?”
“這個……萬一呢?”
李青問:“萬一有朝一日他真反了,你打算如何應對?”
“我……”朱瞻基想了想,“若他識時務,我會讓他在京師漢王府度過晚年。”
“他若不識時務呢?”
朱瞻基默然片刻,“殺!”
李青暗歎:不愧是朱棣最看好的繼承人,果真殺伐決斷,對自己的親叔叔都不手軟。
坦白說,從個人的角度上,李青并不是很喜歡朱瞻基,但從一國之君的角度出發,朱瞻基滿足了他對皇帝的所有期望。
朱瞻基具備明君該有的品質,也相當有能力,雖然還不足夠老練,但各方各面都已然很出色。
朱瞻基有他爺爺的狠辣,也有他父親的才能,心狠手辣,做事果決,絲毫不拖泥帶水,同時也有一顆治國安邦的心。
這樣的人做皇帝,是大明的福運。
“不說這個了,我讓你盡快掌軍,不是因為你二叔。”
“那是……?”
“我說的亂子是指南方。”
朱瞻基不解道:“市禁則轉商為寇,市通寇轉為商,海運一開,市舶司一建,無論是平頭百姓,還是富紳地主,都能在其中分一杯羹,之前走私的賊寇定然棄暗從明,能出什麼亂子?”
“不是賊寇,而是…官紳、勳貴,亦或藩王。”
“這……你是說,他們有會異心?”
“不一定,但防患于未然總沒錯。”李青歎了口氣,“海上貿易的利潤太大了,可以快速讓許多家族崛起,乃至上升到一個極高的高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