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青沒吃晚飯,在亭子裡納涼,心裡想着這次北遷,以及後續海禁全開後,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況。
毫無疑問,開海解禁會讓大量世家的财力、物力,更加雄厚,影響力也水漲船高,但同樣的,開海對大明,對百姓也好處也是多多。
總得來說,利大于弊。
但,世家的崛起也不可不防,宋朝的例子就在眼前,必須得做好管控措施,不能讓世家野蠻生長。
其實,大明的情況比宋朝還要嚴峻,因為大明有藩王。
盡管叔侄倆都削過藩,但大明的藩王仍比宋朝強大。
宋朝的王爺沒有任何實權,更無封地,這也是為何宋朝武備弱,卻無藩王之亂的原因。
朱元璋大封諸子,是因為怕宗室薄弱,被世家架空,從而走宋朝的老路,這才讓諸子戍邊用以威懾。
朱棣奉天靖難,也是并非真正師出無名,清君側,誅奸臣,皇明祖訓确實有明文記載。
客觀說,朱元璋分封諸子,有可取之處,但弊端更大。
藩王若實力膨脹後,也會有野心的!
而随着開海通商這個大蛋糕出現,各地藩王必當踴躍加入,一旦财富積累到可怕的地步,加上官紳附庸,焉知不會反。
如今的大明和曆史上的大明,已經有些不一樣了,因為曆史上大明禁海,而現在的大明,全面開海。
李青有些煩躁地撓了撓頭,低語道:“藩王、世家必須限制,之前定下的‘推恩令’也快該推行了,待這次百姓遷徙後,立即出台相關政策。”
……
……
三日一晃而過,六部的侍郎、主事、郎中、内閣、都察院,以及廠衛的出發,京城一下寂靜了許多。
就連朝堂上,都清靜不少。
朱瞻基逐步接管軍隊,整日忙得不可開交,但更忙的是小胖。
内閣的全體出動,讓他本就繁重的工作量更加龐大,比之當初的朱标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所幸,兵部并不忙,李青便主動去了禦書房,為小胖分擔壓力。
充實的日子過得很快,感覺還沒怎麼過,便已到了秋天。
北平的秋帶着些涼意,充滿秋涼的爽快,不似金陵,這裡的秋感受不到絲毫燥熱感。
南民北遷如火如荼,各省份都有大量的百姓遷出,與此同時,江南市舶司也在積極建設,朝廷花錢如流水。
不過眼下還撐得住,加之開海後,海上貿易能帶來大量賦稅,所以李青和小胖并不是很慌。
這天,兩人忙完政務後,天都黑了。
小胖挽留道:“宮門已落鎖,今兒你就别回去了,咱們喝兩杯,我還有些事兒要跟你說。”
“嗯,好。”
~
酒菜上齊,二人邊吃邊聊。
“青哥,最快今年底,最遲明年初,海運将會全開,賦稅這方面你有什麼看法?”小胖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