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啊對對對,你說的對。”李青小雞啄米似的點頭,殷勤地給他添了杯茶,“具體都有誰啊?”
第21章
既生基,何生青?
“甯王是最大的股東,海上貿易之事,也都是他在運作。”李景隆很幹脆的說了出來,“合作夥伴也有不少。”
“都有誰啊?”李青問。
接着又補充道,“我不讓你難做,藩王以下你不用告訴我,我可以明白告訴你,朝廷動手的主要對象是藩王,并不會嚴查勳貴。”
“襄王、荊王、淮王、梁王!”李景隆說。
李青眼睛一眯:“全是瞻字輩兒的?”
“嗯。”李景隆點頭:“甯王之所以這麼做,其深意想來你也明白;
其實以甯王的底蘊,他甚至完全可以自己吃下,可他偏偏拉上了當今皇上的兒子,分出去那麼利潤,其目的就是拿他們做擋箭牌;
那幾個藩王的分紅占比,可比我要多得多。”
李青突然來了興趣兒,“你占了多少?”
“半成。”李景隆道,“四個藩王占六成,甯王占三成,剩下半成是永平公主的驸馬。”
頓了頓,“這隻是大頭,還有小頭,不過那我就不知道了,都是甯王在做,但是另一種體系。”
“明白。”李青點頭,不用說,他也知道是官紳。
不過…這甯王的攤子鋪得有些大啊……李青心說:到時候得好好敲打一番。
四個瞻子輩兒的藩王,都是去年小胖登基後,冊封就藩的,甯王顯然是早有預謀。
李青皺了皺眉,暫時抛開關于甯王的事,問道:“老弟啊,你不會不明白,甯王這是故意拉你下水吧?”
李景隆是不是草包且不說,但他絕對不傻,李青不相信他看不出來。
“明白啊,但……白花花銀子給你,你不要啊?”李景隆笑道,“兄弟我心裡敞亮着呢,一,我隻投資不幹涉,二,我隻占比半成;
即便追究,以我的功績,頂天也就是責問,罰俸,根本不會影響到根基。”
他笑呵呵道:“再者說了,我是在朝廷下達國策後才入的夥兒,原則上并未觸犯律法。”
“你這……”李青撓了撓頭,無言以對。
李景隆确實沒觸犯律法,真上綱上線,也難以牽連到他。
加上李景隆在靖難中的突出表現,小胖不可能會因為這點兒小事,對他動手。
想當初,五十萬大軍兵臨城下,當時朱棣不在,小胖都絕望了;
尤其是瞿能父子都攻進去的時候,小胖都有殉城念頭了,結果李老表一聲令下,硬生生把人給叫回去了。
對此,小胖感激涕零。
而當初定太子,小胖也是靠着守城的功勞,才勉強服衆。
可以說,小胖欠李景隆良多。
李青沉吟道:“我可以保證,你之前賺的錢還是你的,但以後還能不能繼續賺錢,我就不能保證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