恰恰相反,本官倒覺得…家産平分才是最公平,最有利和諧的策略。”
右副都禦使一時間無法反駁出口,首先,現在的大明确實昌盛,其次,反駁楊榮就意味着反駁太祖、太宗、仁宗的政績。
他有些惱羞成怒:“你一個五品官,與本官辯論時,應稱下官才是,你屢屢頂撞本官是何居心?”
楊士奇出班為好友站台:“朝堂議事,議的是事,而非官職大小,若論地位高低算對錯,誰有皇上的地位高,你們反駁皇上是何居心?”
“……”
精彩,還是朝堂鬥法精彩……李青看得津津有味。
朱瞻基托着下巴,也是一副看戲的樣子。
朝堂陷入短暫的沉默,第一回合結束,内閣完勝!
接着,第二回合開始!
佥都禦史出班,避開第一個問題,道:“朝廷以科舉考試招納賢才,自然是要擇優錄取,不應按地域分配名額,
憑本事,憑硬實力,才最是公平。”
他拱手道:“皇上,按省份分配名額,實在有失公允,難道生的地方好,也是本事嗎?”
朱瞻基不搭理他,瞟了内閣幾人一眼。
金幼孜踏前一步,哼道:“大謬之言,各省份的名額一緻,難道就不公平啦?”
他朗聲道:“下官是江.西人,江.西的官員也是最多的,但下官看來這樣并不利于朝局;
當一個地方的官員過多時,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結黨情況,結黨後又會不可避免地營私,敢問這位佥都禦史,以為下官所言如何?”
佥都禦史:“……”
又啞火一個。
金幼孜這次是豁出去了,連家鄉情誼都不顧了,就問你死不死?
沒人再敢擡杠了,金幼孜鞋都不要了,他們哪敢硬剛?
再者,他們反對就是為了結黨。
朱瞻基掃視一眼,眸光幽冷:“還有誰要反對?”
朝堂一片寂靜,無人說話。
朱瞻基神色一緩,笑道:“既然沒人反對,那就執行吧,翰林院起草,禮部頒發,昭告天下!”
頓了下,“都察院聽旨。”
剛才還跟内閣硬剛的都察院幾人,臉色瞬間一變,心驚膽戰地出班上前,“臣等聽旨。”
朱瞻基溫和道:“幾位愛卿莫慌,禦史言官本就是提意見的,朕又豈會因幾位愛卿與朕意見相左而生氣?”
“皇上虛懷若谷,臣等慚愧。”幾人暗暗松了口氣,但仍不敢大意。
卻聽朱瞻基繼續道,“若要大明繁榮昌盛,需君臣共治,需要地方、朝廷的共同協作,同樣,禦史言官不能隻局限于朝廷,地方上也要成立監察系統。”
略一停頓,朱瞻基起身道:“朕欲設立監察禦史,監察地方上的民生、軍備、刑訟、财賦……”
群臣震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