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(第5頁)

群臣心裡跟明鏡兒似的,他們笃定朱瞻基不會讓越王監國。

越王不監國,那便沒人有資格監國了,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,沒人監國,朱瞻基就沒辦法親征。

說來說去,朱瞻基還是敗在了沒兒子上面。

這也是他的痛點。

太子乃國本,對一個皇帝來說,沒有子嗣絕對是一大硬傷。

奈何生兒生女這方面,誰也無法幹涉,他閨女都好幾個了,就是沒兒子。

尋常百姓生不出兒子都會臉上無光,甚至遭人嗤笑,何況是一代帝王。

朱瞻基自覺人格遭到踐踏,有些惱羞成怒,猛一拍禦案,怒道:“你們屢屢阻礙朕親征,是何用意?”

他冷笑道:“莫非是……收了漢王好處,亦或是想立個從龍之功?”

“臣等冤枉。”

……

李青見僵持不下,隻好幫朱瞻基一把,出班道:“皇上,臣以為眼下這情況和太宗北伐不同,

太宗是出關讨伐元人,而皇上這是平定内亂,樂安距離京師不過千裡,皇上未曾出國,何須有人監國?

隻派一兩人暫理事務也就是了,左右用不了多久,朝廷大軍一到,漢王必降!”

朱瞻基笑了:“卿之所言,甚是有理!”

“皇上三思啊。”都察院佥都禦史出班,勸谏的話還未說出口,就被朱瞻基打斷。

“來人!此人有私通漢王之嫌,打入大牢審問。”

群臣臉色一變,心裡憤憤不平:我們跟你講道理,你跟我們講‘拳頭’?

朱瞻基暗暗冷笑:我是皇帝,跟你們講不講理,我說了算。

作為執掌着軍隊的帝王而言,講不講理全在他一念之間。

尤其是内閣制度的完善,導緻朱瞻基的權力更加大,單從制度來說,甚至超越太祖、太宗,待到後面司禮監出台,他的實權将會更大。

朝臣的權力是自下而上,皇帝的權力則是自上而下,隻要将上層官員盡數掌控在手中,那這個皇帝,就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九五之尊。

朱瞻基雖還沒達到那一步,但也接近了。

他的權力,可比他父親強了太多太多。

佥都禦史的下場,讓朝堂一度陷入沉默。

朱瞻基懶得再扯皮:“散朝!”

……

中殿。

“皇上你找我?”

“嗯。”朱瞻基道,“這次平叛,你跟我一起。”

“用得着嗎?”李青有些無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