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章(第1頁)

“放屁!”朱瞻基罵道:“你看我像傻子?”

李青反問:“漢王謀反沒有實據,僅一封書信而已,你憑什麼說他謀反了?

他廣發檄文了嗎?

他起兵了嗎?

隻要你壓下此事,那皇家體面依舊在,難道你想讓後人知道,你,宣德皇帝,被親叔叔靖難?”

“李青你放肆了。”朱瞻基惱了。

“我隻是說實話罷了。”李青道:“漢王别的本事沒有,打仗還是很可以的,由他坐鎮交趾好處多多;

退一步說,即便他賊心不死,也成不了什麼氣候。”

李青歎道:“那一刀,他最後是收了力的,你應該有所察覺,他隻是想赢你,并不想殺你。”

“……”

朱瞻基沉默良久,才道:“交趾是寶船下西洋的補給點,我不得不重視,給我一些時間謀劃。”

“嗯,好。”李青也不想逼迫過甚。

——

ps:稿子碼到一半停電了,重新用手機碼的,我哭死,200全勤呀;

另,宣布個事兒,我是個傻……咳咳,我腰不疼了,恢複三更!

第49章

流放交趾

三日後,朱瞻基做出決定,流放朱高煦去交趾。

當然,這是官方說法,真實目的就是讓他鎮守交趾,給了他部分兵權。

朱瞻基這麼做,并不是基于叔侄情,亦或礙于李青情分,而是出于大局考慮。

大明太大了,太祖創業,太宗更上層樓,這偌大的江山,讓他分身乏術,根本沒那麼多精力面面俱到。

他欲效法父親,着重發展民生,讓子民過上好日子,但這樣做,也有一個弊端。

——未來戰略收縮是必然。

魚和熊掌不可兼得,既要開疆拓土,又要繁榮昌盛,到頭來隻會兩頭都丢。

朱瞻基是個明白人,與其将來交趾失去控制,還不如交給朱家自己人。

即便他日交趾真離大明而去,那也無甚打緊,畢竟……肉爛在鍋裡。

王府。

朱瞻基親自宣讀旨意。

漢王一家凄凄慘慘,不停地抹淚,在他們看來,流放交趾和殺了他們沒多大區别,甚至還不如直接殺了他們。

古人的鄉土觀念超級重,落葉歸根是所有人的夙願。

而朱瞻基卻讓他們終生不得踏入大明一步,這對他們來說,比死還難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