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(第4頁)

隻是道:“我大明做到了,太祖做到了。”

“是啊!”楊士奇點頭:“太祖雄才偉略,但太祖靠的不僅是雄才大略。”

“還有什麼?”

“契機!”

朱祁鎮不解,“說下去。”

“自秦始皇六合一統,無論是漢推翻秦,還是唐推翻隋,亦或終結亂世的宋太祖,他們都沒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洗牌,因為他們的前任皇帝都是漢人;

直到蒙古入主中原,前元殘暴,卻也真正打擊到了世家大族,而元末的亂世,更是将世家打入深淵;

這才是大明皇權超越曆朝的原因!”

“字字珠玑。”朱祁鎮評價。

楊士奇繼續道:“世家想要重新恢複昔日巅峰之心不死,君臣争鬥亦不會停止;

太祖、太宗都是鐵腕皇帝,他們有怨也隻能忍着,仁宗懂得寬仁,宣宗懂得制衡,這才維持住了局面,

但這并不意味着他們就放棄了,事實上,争鬥從未停止過,隻是被他們壓住了而已;

皇上幼年登基,無法震懾到群臣,這才是大明衰落的原因所在。”

朱祁鎮點頭。

楊士奇繼續說道:“或許在皇上眼中,臣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權臣,甚至奸臣,但臣想說的是,若換了于謙執掌大權,非但不會更好,隻會更糟,又或許他連自己都保不住!

無他,那些人被前幾任皇帝壓得太慘了,若不妥協,絕對會出大亂子!”楊士奇道:“比如皇上您剛登基那會兒,京師流言四起,稱太皇太後要迎襄王入主大内;

其目的,可不止是為了離間您和太皇太後的關系,是真有人想那麼做;

是臣和楊榮、楊溥穩定住了局面!”

“是,你們是穩住了局面。”朱祁鎮冷笑點頭,“可你們妥協的未免太多了吧?”

楊士奇默然。

許久,他方才苦澀道:“到了後來,已是身不由己。”

頓了頓,“恕臣鬥膽,臣有肺腑之言想贈予皇上。”

“你說。”

“曆任帝王,單論權術制衡,無人出先帝其右,也隻有先帝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制衡、治世兩不誤。”楊士奇說,“還望皇上能效仿先帝,再創大明之巅峰。”

朱祁鎮對此深表贊同:“朕必效法先皇。”

“如此,臣就放心了。”楊士奇長長一揖:“臣…退了。”

朱祁鎮走上前扶起他,輕聲說:“好好生活。”

“臣…遵旨。”

這一刻,兩人仿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君臣。

~

楊士奇走了,臨走這天,除了楊溥,無一人為其送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