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(第3頁)

群臣面面相觑,個個汗顔,同時,心裡也打了個突。

怎麼回事兒?

風流狎妓不是合法化了嗎?

咋又開始上綱上線了?

他們有些懵,也有些惱火,這可是一大快樂源泉啊!

“皇上英明。”工部尚書王卺第一個跳出來,為朱祁鎮搖旗呐喊,“郭琎人面獸心,衣冠禽獸,竟做出如此有辱斯文之事,枉為尚書。”

“臣附議!”戶部侍郎王佐緊随其後。

接着,刑部侍郎王質也出班聲援:“臣也附議。”

昨夜,他們嫖妓四人組去怡情樓怡情,還是在一間廂房,結果,如狼似虎的錦衣衛突然沖進去,一把拽出郭琎,卻對他們三人不聞不問。

錦衣衛不認識他們這種事,他們自己都不信,唯一的可能就是,皇上隻針對郭琎。

他們自己屁股不幹淨,怕遭到清算,眼下自然要力挺小皇帝。

其他人不明就裡,但三人卻統一口徑,罵的郭琎罵得比朱祁鎮還狠。

李青暗暗撇嘴,心說:“都說文人相輕,此言非虛啊!

一起嫖過娼的情誼都能不顧,真夠可以的。”

罷黜一個官員并不是了不得的大事,哪怕是吏部的尚書。

對群臣來說,走了一個尚書,就等同于多了一個機會。

尤其是已有三位大佬贊同的情況下,自然不會再有人唱反調。

就這樣,郭琎被革了職,一代天官落下帷幕。

王卺三人也明白了一個道理:小嫖怡情,大嫖傷身,怡情樓以後還是少去為好。

其實他們不差錢兒,朝廷對納妾也沒标準,想要女人完全可以納妾,去青樓不過是找刺激罷了。

畢竟……家花沒有野花香。

但經此一事,他們長了記性,還是安分守己的好。

找刺激和仕途相比,誰輕誰重,一目了然。

朝堂輿論被朱祁鎮掌握,一些心有不甘的官員也不好說什麼,隻能捏着鼻子認了。

很快,群臣又對吏部尚書人選,展開了激烈讨論。

對此,李青是沒有半點兒興趣兒,眼眸低垂,雙耳不聞窗外事。

朱祁鎮有意讓群臣陷入内卷怪圈兒,所以一直不同意,不反對,亦不拒絕,渣男品性暴露無遺。

群臣争論到散朝,也沒争出個所以然來。

一下朝,他們就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,讨論着皇上是否要繼承先帝遺志,來個嚴打青樓。

戶部侍郎王佐禁不起問,說了實情。

然後,所有人都知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