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(第9頁)

李青一怔,眉頭皺了起來:“這…怎麼說?”

朱祁鎮将那日于謙說的話,複述給李青聽。

李青的眉頭越皺越深,最後凝結成一個‘川’字。

“皇上,打算怎麼做?”

“朕想讓張輔去走一遭,打着代朕巡視邊軍的名義。”朱祁鎮說。

李青搖頭:“這樣隻是在做無用功。”

“張輔能力還是很強的,他去絕對出不了問題。”

“這個我知道,但邊軍不會不打自招,我的意思是……”李青沉吟道:“想要知道邊軍如何,直接問瓦剌反而更直接高效;

邊軍有沒有向鞑靼走私,作為鞑靼對手的瓦剌,肯定最是清楚。”

朱祁鎮眼眸一亮,“先生說的對啊,嗯…好,朕稍後就讓人去瓦剌,讓伯顔帖木兒親自來一趟。”

“讓他打着朝貢的名義來,這樣更合乎情理。”李青補充。

“好,那就依先生所言。”

第92章

朱祁鎮,鎮不住

出了宮,李青去了兵部衙門。

由于他這個兵部都給事中,在衙門待着的時間屈指可數,導緻衙役對他都沒什麼印象。

還問他找誰。

李青尴尬地亮明身份,然後打了個卡,便回去了。

傍晚。

于謙帶着酒菜登門,詢問了一下金陵的進展,又向李青說了下京師近況,二人邊吃邊喝邊聊。

“先生,毛驢明兒我給你送來吧?”

“不用,你先養着吧。”李青說,“它在我這兒不安全。”

于謙怔了怔,好笑道:“不至于,他們還犯不上跟一頭驢置氣。”

“防患于未然嘛。”李青笑笑,“你多費費心。”

“這倒沒什麼。”于謙不在意地擺擺手,“其實朝局雖然很僵,但也趨于穩定,他們這所謂對抗,事實上并不能改變什麼。”

“是啊,我待在這兒,就是在浪費時間。”李青苦笑,“隻可惜皇上不讓我回金陵啊。”

于謙沉吟道:“其實皇上對先生搞的這個并不怎麼贊同,甚至有些排斥。”

“你覺得呢?”李青問。

于謙放下酒杯,沉吟着說:“短期看,利大于弊;長期看,弊大于利;曆來都沒有純粹的商人,商人做大後都會往官僚體系靠攏,即便商人不主動,官員也會到找上門。”

李青對此贊同:“是啊,權錢難分家,最終殊途同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