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麼?賒賬?!”
沈鑫險些破防,“大人,皇上坐擁四海,不會這點兒錢都出不起吧?”
“朝廷有朝廷的難處,你理解一下。”李青道,“不會欠你太久,這已經是我為你争取到最大的好處了,做人要知足。”
沈鑫苦笑點頭:“道理我懂,隻是……朝廷能不能來點實際的啊?”
從一開始,朝廷就沒出力氣,自始至終都是他沖在前面,然後朝廷坐收漁翁之利。
一直在給他畫大餅,從沒有給他實質性的好處。
大餅吃多了,也噎得慌的啊!
奈何,沈鑫現在被套牢了,他沒的選,隻能按李青的方法,跟着皇帝一路走到底,至于最後如何,他自己心裡都沒底。
沈鑫歎了口氣,問道:“大人,朝廷寶船回歸後,真的第一時間結清賬務?”
“那是自然。”李青點頭,“天子一言九鼎,豈會食言而肥?”
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沈鑫心裡好受許多,現在的他隻能相信朝廷,相信皇帝。
李青笑道:“明日我會帶織造局的六公公來,我們商議一下貨品交接,順便規劃後續發展方向,你放心,朝廷不會賴賬的。”
頓了一下,忍不住點醒一句:“步子不要邁得太大,更不要好高骛遠,腳踏實地才是正道。”
沈鑫怔了怔,若有所思地點點頭:“草民謹記。”
李青不知道他具體聽沒聽進去,但他已做到能做的極限,至于未來的路沈鑫如何走,他就管不了了。
~
朱府。
師徒倆飲茶看書,張邋遢看的是《永樂大典》,朱允炆看的是賬本。
兩人曬着太陽,時不時聊上兩句,倒也悠閑惬意。
“師父,師弟,我回來了。”
聽到李青聲音,朱允炆怔了一下,連忙拄着一旁拐杖站起身,張邋遢倒是沉得住氣,繼續翻閱大典,頭也不擡。
“回來就回來呗,瞎嚷嚷什麼呀。”張邋遢嘟哝,嘴角卻微微翹起。
不多時,李青走來,笑道:“想不到吧,我隻用了二十天就回來了。”
“确實出乎預料。”朱允炆笑着點頭,“二十日往返南北直隸,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覺,一般人也難以做到,師兄厲害;
對了,師兄要辦的事情辦妥當了?”
“算是吧。”李青抱怨道,“皇帝摳門的緊,我使盡渾身解數,才勉強促成。”
“結果是好的就好。”朱允炆笑笑,“師兄陪師父坐會兒,我去交代管家些事情。”
李青瞥見他手裡拿着的賬本兒,問:“生意上出問題了?”
“那倒不是。”朱允炆搖頭解釋:“現在民間海上貿易不景氣,沈鑫做了調整,開始向内使勁兒,咱們也受到了波及,生意沒以前好做了,我也得做出調整。”
李青來了興趣兒,“怎麼調整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