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8章(第1頁)

“也沒什麼。”朱允炆笑道,“無非就是減少支出,抛棄一些盈利不大的鋪子,留下優質産業。”

“這麼做是對的,你多抛售些,現金流才是王道。”李青點頭:“這還隻是開始,最遲下半年,你就會知道生意多難做。”

說着,他不禁泛起愁來,生意難做的何止是金陵一地。

朱祁鎮這麼搞,天下富紳大戶就沒不受牽連的,這麼大的利益糾紛,饒是李青見慣了風浪,也不由一陣頭大。

未來……注定不太平。

第125章

這其中的道道兒你不懂

朱允炆聽他這麼說,欲走的步子頓住,皺眉道:“有那麼嚴重?”

“當然啊!”李青苦笑:“現在各産業這麼繁榮,靠的是什麼?就是海洋貿易!”

“一切都在圍着海洋轉,才造就了如此局面,一旦這個口子被紮緊,大家勢必都沒得賺。”李青歎道。

朱允炆遲疑着說:“金陵生意難做,是因為有沈鑫這個巨富在,其他地方應該不會這麼難吧?”

“理論上是這樣,但實則不然。”李青心累道,“事實就是富的地方受影響大,窮的地方更窮。”

朱允炆不急着走了,轉過身坐下,問:“師兄你有什麼辦法嗎?”

李青也跟着坐下,想了想道:“拉動内部需要。本來按着我的計劃是,随着海上貿易的持續進行,百姓越來越富,不用刻意引導便能帶動内需;

但現在……小皇帝見錢眼開,一口咬下七成,市場會快速萎縮。”李青抿了口茶,滿臉無奈,“這件事上小皇帝固執的很,不聽我的啊!”

張邋遢放下大典,幽幽道:“他不聽也在情理之中,你的那個法子,對富紳更有利,一旦讓其成長起來,皇權會被大幅度架空;

人家是皇帝,自然要從自身角度出發。”

“這個我是有考慮過的,并也做了一系列對策。”李青說。

張邋遢嗤笑道:“但最保險的辦法是不那麼做,直接從根源上杜絕風險。”

李青無言,事實确實如此。

朱允炆沉吟道:“可以折中嗎?”

“可以,折中就是讓利。”李青道,“貫徹富紳生産,朝廷采購、銷售的策略,讓利一部分給富紳,讓産業維持下去,眼下的沈鑫便是如此,但皇帝不願全方面推廣。”

“為何?”

“因為錢呗。”李青哭笑不得的說,“他要是想讓利,之前也不會一口吃下七成了,這就是個無解的難題。”

張邋遢不以為然:“其實我倒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的,正如你所說,現在的繁榮都是靠海上貿易支撐的,并不是大明應有的表現。”

“啊?這……”李青疑惑道,“這話怎麼說?”

“這是賴着人家,不是大明自己的。”張邋遢道:“俗話說,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,靠誰也不如靠自己,小皇帝搞這麼一手,隻是回歸本質而已,莫把虛假的繁榮當永恒。”

你思想太落伍了……李青沒敢說出來。

朱允炆颔首道:“别說,師父這麼一說,我也覺得如此,靠誰不如靠自己。”

你這兩面三刀的家夥,昔年就是前腳聽完我的,後腳又聽齊方黃,一點主心骨都沒有……李青在心裡吐槽着師徒倆。

“青子,你也别太心憂,海洋貿易隻是重新劃分了市場份額,又不是全面禁海,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啊。”張邋遢伸了個懶腰,“隻要海外需求沒減少,大明供給便會跟上,隻要供給跟上,産業就不受什麼影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