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章(第3頁)

“是,的确有很重要的事。”于謙面色凝重,接着轉頭看了小黃門一眼。

宮裡人都機靈,不用朱祁钰開口,侍候着的幾個小黃門就都退了出去。

“發生了什麼事?”朱祁钰提起幾分小心,最近他壓力山大,說實話,他就是一監國的,身份地位上不上,下不下,他是真夠夠的。

想撂挑子,又辦不到,想做事吧,又不夠格。

皇帝哥哥健在,宮裡有太後把持,東宮也還有太子,他這個郕王真的很尴尬。

“鞑靼使者又來了。”于謙說,“這次他們要一千萬兩銀子,不給一個月後就挾持皇上來犯大明。”

“什麼?”朱祁钰大駭,旋即壓低聲音,焦急道:“于尚書啊,這事兒本王實在無法決斷,要不還是通知太後吧?”

于謙沉默少頃,“這是自然。”

随即,他瞥了眼書案上書籍,問道:“殿下看的是什麼?”

“啊,太宗實錄,這不是閑來無事嘛。”朱祁钰讪讪道,“内政基本上沒什麼事兒,本王卻也不忙。”

于謙點點頭,問:“殿下對國事還是很有興趣的,對吧?”

“這個……”朱祁钰被于謙這跳躍性的話題弄得有些懵,他對于謙感官很好,也不設防,“是,太宗之功績着實輝煌,令人心向往之。”

頓了頓,補充道:“本王隻是感慨太宗聖明,并無别的意思。”

于謙暗歎:如此謹小慎微,豈能面對即将而來的暴風雨。

不過,他也明白這怪不得朱祁钰,任誰站在朱祁钰這個位置,都是無從下手。

太後、皇帝、太子,一家人整整齊齊,一個未就藩的王爺……實在難為人。

可現在的情況,已經拖延不得了。

“殿下,現在情況已然明了,無論大明是否拿出一千萬兩銀子,鞑靼都不會放了皇上。”于謙沉聲說,“大戰不可避免,大明需要一個話事人。”

朱祁钰一怔,謹慎的說:“這倒是個問題,不若明兒早朝時,大家集思廣益,一起商讨出個對策。”

于謙知道,有些話他不挑明,即便朱祁钰聽明白了,也隻會裝糊塗。

“郕王殿下,我大明立國還未有百年啊!”于謙苦歎:“元人将漢人分為四等,終其一朝,元人皇帝從未視漢人百姓為子民;

太祖雄才大略,自破敗中崛起,一路勢如破竹,驅除鞑虜,恢複漢人江山;

太宗承繼大統,五征漠北,打得元人望風而逃,自忽蘭忽失溫一戰後,元人再不敢與明軍正面為敵,

永樂一朝,南征北伐、通運河、修大典…永樂盛世實至名歸;

傳至仁宣二宗,重内政,與民休息,廣開海洋,讓利于民,何其盛也?

而今……”于謙深深看着朱祁钰,“郕王殿下,您也是宣宗親子啊!”

朱祁钰豁然起身,胸膛起伏劇烈,臉色朝紅,拳頭握得發青,額頭青筋直冒。

祖宗那般輝煌,他豈會毫無血性?

許久,身體裡沸騰的血液逐漸冷卻,朱祁钰頹然松開手,“皇兄北狩在外,身為臣弟豈能……今日之事出的你口入得我耳,莫與第三人道。”

于謙歎道:“鞑靼之所以有恃無恐,就是因為皇上是皇上,想救皇上回來,隻能讓皇上不是皇上。”

朱祁钰斷然道:“便是那般,本王也沒有理由,自古大統承繼,都講究父死子繼,然後才是兄終弟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