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0章(第8頁)

次日。

李青上朝。

果不其然,群臣又開始唠老生常談的話題,一個個頭拱地,拱于謙上位。

打着于謙是功臣的幌子,核心圍繞在文官帶兵,叭叭個不停。

更可樂的是,石亨、楊洪都在聲援,他們也希望于謙掌軍權。

其實他們也不為錯,不是每個人都像李青這般,壽命漫長,着眼于大明長遠發展。

至少目前這個局勢,于謙掌權能快速平定朝局,且他們也是受益的一方,于公于私,他們都希望于謙上位。

于謙被高高架了起來,他推辭,但在這時代,推辭往往屬于謙虛客氣,并非是否決。

而朱祁钰,他也想讓于謙掌權,他把于謙無限拔高,于謙就會幫他防着太上皇複辟。

原因很簡單,于謙權勢地位越高,太上皇複辟後,他就會越慘。

可以說,于謙掌大權是衆望所歸,唯一人除外。

——李青。

第4章

彼此信任

朱祁钰看着促請的群臣,頗為意動。

他知道于謙的忠心,也認可于謙的能力,于謙上位對他最是有利。

朱祁钰幾乎都要點頭了,但察覺到一道淩厲的目光射來,他不禁頹然。

這道目光來自李青。

若是之前,朱祁钰根本不會放在心上,但……李青自曝了。

永青侯的名頭那可不是蓋的,朱祁钰不想失去這個傳家寶。

最終,他還是否決了群臣促請:

“兵部,是調度軍需,掌管後勤的,打仗自然應由武将來做。”朱祁钰淡淡道,“要是文官把武将的事做了,還要武将做甚?

換言之,文官做武将的事,武将是否也能做文官的事兒?

進都察院、入内閣、擔任六部尚書、侍郎……?”

文官一聽這個,立馬急了,這哪兒行?

一個個又吵吵起來,這次,連胡濙、王直都加入了戰團,讓那些莽漢來文治,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?

什麼是雙标?

這就是了!

文官那種天然的優越感,是刻在骨子裡的,認為治國隻能是文官,而不是那些大字不識幾個莽夫。

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!

無論好壞與否,九成九的文官都看不起武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