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0章(第7頁)

于謙啞口無言。

李青道:“三大營,是大明的基石,萬不能改動。”

“三大營改十團營,不僅士兵們協同作戰的難度幾何倍數上漲,主帥統籌指揮的難度也會增加數倍不止。”李青語氣堅決,“絕不能改十團營。”

于謙咂吧咂吧嘴,苦笑道:“皇上也很堅決啊!”

“這個我去說。”李青道,“除了這個,還有其他大事發生嗎?”

“沒别的了,無非就是迎回太上皇的事。”于謙沉吟道,“不過,皇上已經命人收拾南宮了,那些人反而老實不少。”

李青笑道:“相比太上皇,皇上已經夠溫和了,他們也在衡量利弊得失,真再換回太上皇做皇帝,他們得不償失。”

于謙已經多少習慣了李青的口無遮攔,也沒再糾正李青,而是勸道:

“先生,迎回太上皇已是闆上釘釘,你即便反對,也無濟于事,畢竟連皇上都同意,你還是……别再硬剛了。”

這實在是個得罪人的事兒,于謙不想李青站在所有人的對立面。

“我心裡有數。”李青不置可否。

見他沒有反駁,于謙稍稍放松:“其他就沒什麼了,今兒算是過年的最後一天,待元宵一過,平靜的朝局定會再次激蕩起來,先生要有心理準備。”

“沒什麼可顧慮的,兵來将擋水來土掩。”李青笑道,“這次我剛回朝時,局勢那般複雜,不一樣盤活了?”

于謙捋須點頭,玩笑道:“繼續縫縫補補呗?”

“隻能縫補啊!”李青悠然一歎,“奈何每次縫補,都會有不可逆的損失。”

“是啊……”

兩人又聊了會兒,暮色降臨,于謙告辭離開。

李青獨坐小院兒,想着即将面臨的局勢。

核心還在朱祁鎮!

朱祁鎮不在草原,這是個大問題。

迎回朱祁鎮,必須去草原,而鞑靼……在他們的認知中,朱祁鎮已經死了。

朝廷派人去迎,隻會讓鞑靼以為大明是在宣戰,估計去迎的使者回來都是個問題。

使者回不來,大明則會以為對方在挑戰朝廷權威,然後派大軍北伐。

在大明的高壓之下,鞑靼勢必求和瓦剌,而瓦剌也不會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,雙方聯手幾乎是必然,

瓦剌清楚,明軍扶持他,是為了讓他對抗鞑靼,要是鞑靼沒了,十有八九會對他們開刀。

而事實上,即便鞑靼沒了,大明想完全統治草原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。

無他,草原太大了!

這他娘的……李青不禁腦仁疼。

難搞啊!

次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