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上天給他重新來過的機會,他一定不再大手大腳,收回一部分賞賜;
如果能加個數額,他希望是一百萬兩。
李青笑道:“皇上莫憂,銀子會有的,金子也會有的。”
“擱哪呢?”朱祁钰幽怨道:“那麼多寶鈔要兌換,曆經數朝發行的寶鈔,數量何其龐大?”
“隻要信念堅定,巍峨大山都能移開。”李青站着說話不腰疼,“今年還一些,明年還一些,終有還完的一天。”
“這個道理你不說,朕也明白。”朱祁钰悶聲道:“寶源局的銅錢已是堆積如山,唉……給百姓兌換了吧!”
頓了頓:“你來負責!”
“……沒問題。”李青含笑點頭:終于,又邁向前一步。
第20章
石亨上門
朱祁钰心情不怎麼好,見李青還有心情笑,郁悶道:
“人都說,主憂臣辱,你就不想着解君之憂?”
那是他們說的,我可沒這種觀念……李青翻了個白眼兒,道:“攢錢無非開源節流,皇上若想提前還完,也不是沒有辦法。”
朱祁钰精神一振:“比如?”
“比如提高田稅。”李青道,“太祖把田賦定的極低,其用意是為了恢複民力,休養生息;
然,這麼多年過去,大明已經不是幼苗,它得到了茁壯成長,田賦适當漲一下,無可厚非。”
朱祁钰皺了皺眉:“田賦事關國計民生,提高田賦影響甚大。”
“皇上能這麼想,是百姓之福。”李青由衷道,眼中閃過一抹欣賞。
“不過此一時,彼一時也,如今的糧食産量比洪武朝要高多了,即便提高,也沒什麼影響,無非就是百姓發些牢騷。”
“不可,有地的百姓自然無憂,但沒地的佃戶呢?”朱祁钰歎道:“羊毛出在羊身上,最終吃虧的還是百姓。”
李青笑道:“表面看,确實如此,不過現在海商份額重新分配後,百姓除了務農之外,又多了一條路選,做工!”
朱祁钰一怔。
李青繼續說道:“海外市場越做越大,所需的工人也越來越多,做工賺的錢,比務農還要多些,如今就連遼東都開始種桑養蠶,往商業上靠,南方更是如火如荼;
在這種背景下,地主不敢壓榨太兇,畢竟…他們自己可不會種地。”
“嗯…确實如此,隻是……”朱祁钰苦笑道:“朕登基剛一年,如此行事怕會失了民心啊!”
李青無奈道:“剛開始百姓肯定會有怨言,但……怎麼說呢,從長遠來看,這反而是為百姓好。”
“提高田稅,還為百姓好?”朱祁钰無語,“這話朕都不信。”
李青卻道:“大明現在不是按人丁收稅,而是按地收稅,田賦增加利潤就會降低,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土地兼并。”
朱祁钰一怔,“嘶…是這個理兒。
先生看待事情的角度,總是那麼新奇啊!”
“天下熙熙皆為利來,天下攘攘皆為利往。”李青笑笑,“地主富紳是逐利的,同理,百姓也是逐利的,平衡好各方的利益,便能很大程度上安穩内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