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(第10頁)

“天下熙熙皆為利來,天下攘攘皆為利往。”李青笑笑,“地主富紳是逐利的,同理,百姓也是逐利的,平衡好各方的利益,便能很大程度上安穩内部。”

朱祁钰深感贊同:“先生之言,字字珠玑。”

頓了下,問:“先生以為,田賦提到多少合适?”

“不能太高,定在兩成吧。”李青道,“對了,他們不是要求恢複洪武祖制嗎?那就恢複一條,

貪污糧稅累積達六十兩者,剝皮實草,後代永不錄用!”

“這…這怕是……不妥吧?”朱祁钰心驚肉跳,皇帝做一年了,他可不是任嘛不懂。

文臣武将有幾個不貪的啊,這麼一搞,隻怕會把人逼急。

可以适當的吏治清明,但想讓臣子兩袖清風,不取一毫,絕不可能。

誰當官是為了那一點兒死俸祿啊?

多少得讓人撈一點兒,官場是個人情世故很重的地方,迎來送往什麼的都要錢,單靠俸祿遠遠不夠!

當然,即便夠,該貪一樣貪,宋朝文官待遇夠好了吧,貪官污吏還不是多如牛毛?

歸根結底,都是好了還想好。

李青眼眸低垂,幽幽道:“我說的是貪污糧稅。”

“這樣啊……”朱祁钰讪讪點頭:“倒也不是不行。”

李青苦笑無語,朱祁钰也是苦悶無言,兩人一個有能力,一個有權勢,但遇上這種根本性問題,都無能為力。

有些事不是不想做,而是做不了,也做不到。

良久,李青打破沉寂,問:“現在寶源局有多少銅錢?”

“經過稱重比,算出有五萬萬,又八千萬餘枚銅錢。”朱祁钰道,“能回收五百八十萬貫寶鈔。”

李青點頭:“今年跟日本國的貿易開始了沒?”

“開始了,上個月商船剛走。”朱祁钰歎道:“這兩年多才弄了這麼些,真要想還完,再過二十年也夠嗆。”

“用不了那麼久。”李青搖頭,“随着經濟繁榮,會一年比一年好,最多十五年,快的話十二三年就能還完。”

李青道:“皇上你不要光想着這隻是還債,事實上,看似在還錢,還會有一大部分回流;

朝廷并不會因為還債而越來越窮,反而能因穩定購買力,變得富有。”

這其中涉及的金融知識就深奧了,李青講解了大半天,朱祁钰還是聽的雲裡霧裡。

最後,李青隻得道:“皇上你就這麼想,購買力穩定,經濟繁榮,就能提高貨币購買力,同理,朝廷手裡的錢會變得值錢。”

“你這麼說,朕倒是有些明白了。”朱祁钰微微點頭,“就先這樣吧,你回頭拿出個方案,有什麼需求隻管說便是。”

朱祁钰郁悶的說:“反正也不是自己的,早點還了吧,眼不見為淨。”

“……皇上聖明。”

“翻過了一座山,越過了一道彎……”李青哼小曲兒騎着驢,心情舒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