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仿佛也知道自己要死了,大眼滿是留戀,腦袋蹭着李青衣角,呼吸着他身上的氣味兒,好似要把這味道永遠記住。
陽春三月,陽光和煦,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,驢子漸漸睡去,打着輕微鼻鼾,大耳朵不時撲騰一下,驅趕讨厭的蚊蠅。
李青端來一盆溫水,幫驢子驅蟲,讓它更舒服些。
遙想當年,它還隻有半歲多,在集市上被原主人叫賣,大眼睛炯炯有神,瞅着來往人群充滿好奇。
眨眼這麼多年過去,那個驢子也到了暮年,大眼睛不再有神,黑亮的毛發也七零八落,李青除了感慨時間過得快,沒有任何辦法。
是的,他一直沒辦法……
驢子一天不如一天,興許大限到了,僅數日功夫,它就再吃不下東西了。
它變得暴躁,似乎不想這麼快離開,它想……留下來。
卻,終是無力改變……狀态越來越差。
李青一直安慰着它,伴在左右,不曾離開。
又過了三日,驢子徹底到了極限,大眼睛眯成了一道縫兒,幾乎都睜不開了,但它仍是隔一會兒就吃力地睜開眼,看看李青在不在。
“在呢,我一直都在。”李青撫摸它腦袋,輕聲說:“莫怕,我不走。”
“嗯~啊~”驢子放心了,眼皮逐漸耷拉,最後閉上眼安詳睡了過去。
隻是……這次睡下,它再也沒能醒來。
李青枯坐在驢棚,坐了許久……
最後,他清理了驢棚,清理地很幹淨,也給驢子洗了個澡,然後挖了個深坑,把驢子葬了進去。
最後的最後,一切恢複原樣……
……
第24章
武舉的必要性
這段時間又發生了許多事,李賢因身體不佳三次請辭後,告老還鄉。
連中三元的商辂補充進來,内閣一把手由陳文擔任,不過吏部尚書卻懸而未決,沒了吏部天官加持,内閣首輔也就成了有名無實。
内閣跟六部的聯系,再次被掐斷,泾渭分明。
小恒子出了皇宮,不過朱見深對其很優待,在中官村給其購買了一片地,并建了宅院,還賞賜了不少錢财。
新任司禮監掌印太監,改換成了一個叫懷恩的人。
與此同時,萬貞兒也封了貴妃,百官卻出奇的沒有打鬧,朝局短暫平靜下來,至少表面上如此。
四月初,朱見深下達了登基以來,第一次正式诏書,加征商稅。
準确來說,此诏書并未下達,因為到了禮部就卡那兒了,繼而百官鬧騰起來。
大罵皇帝不體恤黎民百姓,稱加征商稅最終損害的是百姓利益,而非商賈。
這一點,他們倒也不是胡說,加征商稅,确實會一定程度上損害百姓利益,隻不過…商賈受損更重。
但這就是大明的官場,在廟堂上,百姓是最重要的,但在民間……呵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