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實話啊,你确實沒以前……”李宏看着幹爹揚起的巴掌,聲音逐漸小了下來,繼而改口:“打是親,棍棒底下出孝子,幹爹用心良苦,孩兒懂,呵呵……都懂。”
李青沉着臉,哼道:“少給我耍嘴皮子,這一路來也教了你不少,你不是想進軍官場嗎,别老圍着我轉,自己多去看,多去了解。”
“記着,别人講的再好,都不如你親身體會,自己感悟。”李青道,“任何事物,都有一定的排他性,極少有全面普适性的存在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懂嗎?”
“是,那孩兒去了。”
“去吧。”
李青伸了個懶腰,也開始忙碌起來……
河套這個地方是大明的戰略延伸、擴張的一個跳闆,早在洪武年間,朱元璋就對這裡做了規劃,但太過簡陋,根本沒得到實質性開發。
這麼多年下來,河套除了提供一些戰馬之外,并未給大明帶來可觀收益,不是河套不給力,而是大明開發不到位。
之前李青一直着眼于海上通商,大明手工業發展,以及廟堂朝局,顧不上這個,如今正好趕上大量草原部落投奔,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裡。
如果将河套建設好,能在一定程度上,讓草原部落自發聚集在這裡,甚至都不用裡挑外撅。
這裡有着草原的風土氣候,又有具備了中原的耕作條件,可謂是得天獨厚,用來當做融合場所,簡直再适合不過。
不僅如此,還能将這裡充作試驗場,表現的好,才允許他們進入大明生活……李青嘴角漸漸歪起。
…
雙方人數太多了,想整個動員起來并不容易,加上天寒地凍,對人也是極強的考驗。
尤其是晚上,朔風刮在臉上跟刀子似的,不抓緊時間準備,等到三九天凍死人都有可能。
為了更高效的建設,李青隻得先将雙方分開,明軍分營,草原分部落,然後劃出一片片地方,充作以後村落;
在明軍将領,以及部落首領的号召下,人們的積極性被極大程度的調動起來,幹的熱火朝天。
所有人都知道,不趕在寒冬臘月前建好住所,沒好果子吃。
帳篷數量有限,隻能将就,一大堆人擠在一起,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煎熬,誰也不願一直過這樣的日子。
在人們的觀念裡,和親人住一起,才能稱之為家!
建造自己的家,大夥兒自然賣力。
李青看着這一幕,亦是一臉欣然,他就是要留住這些人,讓他們在這裡紮根。
有人,才能創造價值!
不然即便大明版圖再擴大一倍,也隻不過是個紙面數字罷了。
連續跟進十餘日,李青見一切步入正軌,且按部就班地執行,他便也不再東奔西走,放松下來。
…
現在的石亨,十分慶幸自己沒攬下一把手的位置,這些天,他基本上啥活都沒幹,淨享受了。
不是懶,而是這方面他真不在行。
帥營。
石亨拎來酒肉,找李青喝酒。
“先生,我真是服了,沒想到你不僅跟文臣幹仗厲害,處理事務也是一把好手。”石亨心悅誠服,舉杯道:“活該你當大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