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打仗不是兒戲,你連演武都不曾有過,還欠缺磨砺。”李青搖頭。
“幹爹,你就成全我一次吧。”李宏苦求道,“孩兒太想進步了。”
李青看着滿臉渴望的幹兒子,輕歎一聲:“你若真想打仗,先去熟悉軍隊,嗯…現在沒時間演武,就幫着他們挖窯洞吧。”
“這……”李宏狐疑:“對打仗有幫助嗎?”
“談不上幫助,不過能讓你從側面了解一下将士們。”李青道,“兵法有雲: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;敵人不了解,自己人總要了解才是。”
李宏輕輕點頭:“那……孩兒這就去。”
“嗯,去吧。”
李青擺了擺手,一個人繼續漫步。
大地蒼涼,白茫茫一片,一眼望不到邊,枯草稀疏雜亂,挂着薄紗般的雪絲,一不小心踢彎了腰,雪絲橫飛……
李青腳底踩着柔軟的鞋墊,腳很暖……
雪下的不多,不過由于氣溫低,并未融化,顯得十分荒涼。
李青輕聲自語:“待來年開春,這裡定然又是一番新氣象。”
他有信心,以後的河套定是生機勃勃。
細想想,大明現在除了糟心的廟堂權力場,其他方面都還挺不錯,有灰暗,但光明更多。
不過李青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,能到這一步,已是極為難得,他很滿足了。
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東西,他無法改變,也不能改變,至少……現在不能。
我還能做些什麼……李青扪心自問,一時間找不到答案。
海上通商不僅使百姓富裕,手工業發達,同時還讓大明不再閉塞,跟海外諸國保持交流;
攤丁入畝在很大程度上,遏制了土地兼并,減輕了百姓負擔,大明人口迎來了暴漲;
新作物的引進,也完全養得起大明百姓,且還有剩餘;
藩王除了嫡長子外,其他子嗣都是降級繼承爵位,這極大減輕了朝廷财政支出;
戶籍制度…除軍戶外,基本上已全面放開,讓百姓有了更多的選擇,也使得他們更有幹勁兒……
大明還是大明,卻和曆史上的大明,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。
就目前而言,大方向上沒有出現明顯錯誤。
然,單看廟堂權力場,大明卻和曆史上的大明沒太大區别。
文官勢大,武将勢微,内閣的權柄得到了部分加強,太監參與了權力鬥争……
這方面,李青實在沒什麼好辦法。
有人的地方,就有鬥争,何況權力場?
哪怕一個小地方的縣衙,知縣手下一群人都還講圈子,縣丞、主簿……拉幫結派,勾心鬥角。
“等到河套建設好,并徹底步入正軌,再待上些年……朱見深掌權後,就退了吧。”李青自語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