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宏回頭,待看到來人,忙翻身下馬,拱手道:“和将軍!”
“不用多禮,”和勇笑笑,“我和永青侯交情莫逆,這會兒仗都打完了,叫我和叔便是。”
“呃…和叔。”李宏叫了聲,問道:“按照這個行軍速度,多久能趕回京師啊?”
“最多十來天。”和勇打趣道,“怎麼,迫不及待想回去了?”
李宏不好意思地撓撓頭,岔開話題:“和叔,咱們帶回的那些個俘虜,怎麼處置啊?”
“還能咋處置,男的閹了做太監,女的進宮當宮女。”和勇笑着說,“這麼做,既能彰顯朝廷天威,同時,也是咱們戰功的體現。”
李宏點點頭:“這麼多人,皇宮裝得下嗎?”
“不過數百人而已,再多幾倍都不成問題,實在裝不下,不還有教坊司嘛。”和勇忍不住樂道,“小李,你該不會…還是個雛吧?”
李宏:“……”
第66章
沒品
小院兒。
彭時、劉定之、商辂聯袂而來拜訪,言語客氣,舉止優雅。
不得不說,讀書人表面上都還是挺講究的。
伸手不打笑臉人,李青請幾人進屋,客堂,幾人談笑風生,仿若多年好友。
彭時打量着房屋陳設,欽佩道:“永青侯為大明付出良多,卻如此…節儉,實令我等自歎不如啊。”
這話客套成分居多,卻也不全是客套,廟堂上不爽李青者居多,但心裡都承認他的功績。
事實擺在眼前,不承認也不行,何況,文官都講究一個表面光亮,明着不講道理的黑……太掉價,也難以令人信服。
這也是李青屢遭彈劾,卻始終沒人在大是大非上做文章,不是不想,而是李青在大事上挑不出毛病。
李青笑了笑,道:“我都這把歲數了,又無兒無女,有吃有住就可以了,不太追求外物。”
門外,朱婉清聽到這話,不由心酸且心疼。
李叔…好可憐……朱婉清情緒低落。
~
客堂,恭維不斷,該走的程序走完,幾人這才進入正題。
彭時率先開口:“大明于今時今日,國泰民安,四海承平……嗯…雖内有摩擦,外有隐患,然,以大明當今國力,不足慮也。”
“不錯!”劉定之附和,“大明當今局勢,在文治!商業、農業、手工業…如何平衡好三者之間的關系,如何讓百姓生活的更好,國家更富強,才是重中之重。”
商辂欣然點頭:“兩位大人說的是,如今大明無戰事,文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。”
三人的潛台詞很明顯:武将大勢已去,未來将是文官的天下!
他們這麼想,倒也不為錯。
如今的大明,确實沒什麼戰事,土司問題遠算不上威脅,漠北局勢雖然混亂,但總體來說,對大明朝廷十分恭順,并無進犯之意,亦或說不敢。
武将的政治地位,還真就是在走下坡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