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局面,可謂是皆大歡喜。
這為官紳做大提供了契機,大家都是受益者,包括六部高官。
海商利潤那般豐厚,誰不想趁機撈一筆呢?
一場朝堂會議下來,新國策獲得了所有人的擁護,诏書很快頒發,曉瑜天下!
~
小院兒,
得知诏書頒發的李青輕輕笑了,這一步棋走下去,對大明的商業,乃至工業,都有着積極促進作用。
商人是逐利的,有利可圖,他們才會有進取之心,想讓大明走向半工業化,甚至工業化的發展道路,必須得提振這些商人信心。
而這時代的商人,基本都是官紳,民間商賈也有,但占比實在太少了,且絕大數也做不大。
畢竟……大明也就一個沈鑫。
現如今,大明已處于資本萌芽階段,李青這麼做,就是為了培養資本,并讓其帶動市場經濟。
讓經濟大河快速流轉,奔騰不息……
不過他也明白,後續肯定還會有一系列問題出現,但相比之下,工業化發展遠勝農業化。
攤丁入畝,戶籍制度改革,清丈土地……一系列國策,以及新作物的引進,讓大明的人口增長迅速,迄今為止,大明人口已達一億兩千萬。
這麼大的人口,未來若不能從土地上解放出一大部分,那不僅是莫大損失,甚至會演變成災難。
其實,李青緻力于發展工業,也有轉移視線的考量,把士紳的目光轉移到商業,不再盯着那一畝三分地。
這一步棋走好了,那大明便會走上一條全新道路,一躍成為大一統王朝最強存在。
誠然,大明的上層建築和曆史上并無本質差别,皇權顯現頹勢,腐敗問題也開始普遍,
但,下層建築卻截然不同,它無比夯實……
大明能走到這一步,李青很知足了,真的很知足,甚至很驕傲。
他一個人,硬生生撥轉了大明這艘巨輪的航向,使其向更正确的航線前行,他自問,沒給穿越者丢臉。
當然,跟小說中的天命主角沒法比,但他做到了所能達到的極限。
當初下山是為馬皇後醫病,這麼多年下來,他依然扮演着醫生的角色,不同的是……
最初是醫人,現在是醫國。
幸賴,他并非庸醫……
~
慢節奏的悠閑生活,過得總是很快。
深秋,樹葉枯黃、凋零;寒冬,萬物蕭索,銀裝素裹……
新國策施行的很好,因為新國策可以使得富紳們做大做強,相比之下《勞動律法》帶來的損失,就顯得微不足道了。
他們自然積極響應……
冬月初,遼東傳來軍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