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7章(第2頁)

冬月初,遼東傳來軍報。

此番犁庭掃穴落下帷幕,共計斬首千餘人,要不是軍情奏報明确寫着‘毀其穴,絕其種’字樣,李青都懷疑自己看錯了。

殺千餘人就絕其種……李青輕聲自語:“看來,建州女真比我想象的還要弱小……”

毫無疑問,奏報絕對有誇張成分,不過也很能說明,現階段的建州女真,族群人數是有多麼少。

李青搖頭苦笑,咕哝道:“你們這麼弱,搞得我都沒辦法說服皇帝重視你們,真的是……”

都這樣了,自然沒有再針對的必要,主要是立不住腳。

為了一些個漏網之魚,就動員上萬将士,大冷的天風裡來雨裡去,屬實太過小題大做。

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,将士們定然也不會用心,到頭來隻會是白費力氣。

李青搖搖頭,繼而批注其他奏章……

結束了今日份的工作,李青伸伸懶腰,打了個招呼:“幾位忙,失陪。”

幾人忙也停下手中工作,起身拱手相送:“李大人慢走。”

對于形象代言人,他們還是很尊敬的,這是心虛所緻——沒付代言費。

李青沒計較這些,他現在緻力于讓朱見深掌權,至于其他……于他而言并不重要。

随着時間推移,他越來越覺得,自己可做的事情不多了。

盡管廟堂的水一直渾濁,但,整個大明總體上都在按照他的預想發展,之所以廟堂依舊渾濁,其病根是人心,亦或說是人性。

人人都欲求不滿,好了還想好,廟堂的水又怎會清了?

這一點,李青實在無力改變,所以他隻能幫皇帝集權,打造一個獨治卻共利的政治體系架構。

如此,才能使這一池水……相對清澈。

今日大雪,走在回家路上,踩着厚厚白雪,望着銀裝素裹的蒼涼大地,李青輕聲感歎:

“過些年,我大概就能解甲歸田,回歸最初的生活了,屆時做個雲遊道士,遊山玩水……嗯,那樣的生活…應該挺不錯吧。”

他有些向往,也有些惆怅,就如這條回家的小路,隻有一排腳印……

~

内閣的強勢崛起,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朝堂趨于平靜,君臣關系,在經曆朱見深兩次搞偷襲惡化後,轉而向溫和發展。

朱見深懂進退,且會來事兒,内閣受其恩惠,自然投桃報李,加上年關将近的因素,可謂是一團和氣。

大家盡量維持着平衡,秉承着好好過日子的理念……總算是熬到了過年。

成化四年,大年初一。

奉天殿廣場,這麼多年下來,皇帝一任又一任,似乎并沒有本質上的改變,依舊複刻着往年的話術;

群臣也是如此,說着吉祥話,領完紅包笑哈哈……

這個權力場,似乎從來沒有變,就像是一場遊戲,變換的隻是玩家角色,而非機制……

今年就他一個人過年,沒有煙花,沒有大紅燈籠,甚至連年貨都沒有……不過,有酒。

李青一襲墨色長袍,倚坐在屋檐下,望着滿院子的白雪,不時灌一口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