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7章(第9頁)

不否認成化帝這麼做,其目的是為掌權,是為打壓文官集團,但,這些舉措屬實利好大明。

你可以不爽,但你愣說他不對,這就歪曲事實了。

李青又道:“你又如何知道,皇上不會成為一個流芳千古的帝王,縱觀曆朝的英主,其一朝的賢臣,哪個不跟着沾光,名垂青史?”

利有了,名也要給!

文官好名更勝好利,這一張夾心餅甩出來,不愁商辂不上套。

商辂心動了。

名垂青史四個字的誘惑力,真沒幾個人頂得住。

就連汪直一個太監,都向偶像看齊,幻想着跟三寶那般,被後世銘記,更何況這些讀聖賢書的人。

而李青說的這些,也并非是在诓騙商辂。

一來,商辂确實有才,且朱見深在大事上不糊塗;二來,商辂作為昔日頂牛的中堅力量,隻要投誠,勢必會換來朱見深的優待,因為這樣做可以吸引更多人投誠。

李青的這張大餅,并非是假大空!

商辂連中三元,又沉浸廟堂這麼多年,自然看得清這點。

他明白,隻要他倒向皇帝,内閣首輔,青史留名都将向他靠攏。

而他……隻需背刺一下昔日同僚。

這成本,委實不高。

也就是挨一陣兒罵的代價!

可隻要熬過了這陣兒風雨,往後可都是彩虹了。

廟堂争鬥,向來都是當面笑,背後刀,他們也是這麼幹的,我隻是想為國盡忠,我有什麼錯?廟堂嘛,有點兒小動作很正常……

商辂自我PUA。

“侯爺一語驚醒夢中人,學生受教。”商辂長長一揖,心中感動,臉上慚愧。

李青亦是欣然,道:“讀書是為功名,何為功名?立功,揚名!

我相信商大學士當初捧起聖賢書的時候,是一心想着為國效力,為君效忠,隻是在此過程中迷失了方向;

浪子回頭金不換,如今迷途知返,未為遲也。”

商辂愧然道:“學生枉讀了聖賢書!”

“哎?無需自責!”李青輕笑道:“人生中難免要經曆,看山是山、看山不是山、看山還是山,這三個階段;

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停留在第二個階段,丢了初心,沉迷在虛妄中無法自拔,卻忘了最初看到的,才是真正的風景,且還自诩高人一等;

這實在可笑!”

李青道:“如今你重拾初心,并比當初更堅定,且比當初看到的更清晰,這可喜可賀,又有什麼可慚愧的呢?”

商辂被深深折服了,歎道:“于今時今日,學生方才看懂永青侯啊。”

“呵呵……”李青重新靠回躺椅上,悠然道,“皇上有志向,你有能力,君賢臣能,方可君臣共治。”

“侯爺字字珠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