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9章(第4頁)

這些,朱見深早就算計好了。

第164章

朱見深的強硬手段

汪直沒有讓朱見深失望,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。

他就是皇帝手中的刀,皇帝指哪,他砍向哪兒。

人證物證充沛,且早已審訊過了,供詞、證人、受害者家屬俱在,隻需走個流程就成。

所以基本沒什麼耽擱,僅三日功夫,便塵埃落定。

楊榮曾孫楊晔,孫子楊泰、楊倫、楊佐盡數砍頭,楊家被抄,家屬戍邊流放。

與此同時,京中的十多位高官也與主犯楊晔一起押赴刑場,包括侍郎這個級别的官員,都跟楊晔一起被砍了頭。

不過這些人的家屬,并未被追究責任。

饒是如此,也在京官圈子中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
楊榮是什麼人?

那是文官的驕傲,是文官集團巅峰時期的傑出代表。

這樣的人遭受如此待遇,他們焉能不怒,皇帝欺人太甚!

要是再忍,以後還能有好日子過?

于是乎,他們自發地找到各自老大,準備跟皇帝大幹一場。

卻不料,這些大佬卻是閉門不見,更是沒有表露絲毫立場,就跟沒事兒人一樣。

這下,文官可真急了,他們隐隐明白了什麼,卻仍是不死心。

若是其他事情還則罷了,但這次皇帝動的是文官的根兒,三楊秉政被他們都吹到天上去了,結果當今皇帝給來這出,如何能忍?

他們不服!

可令他們失望的是,無論他們如何努力,自家老大都像是聾了,啞了一般,屁都不放一個。

這時候,權力這把雙刃劍的屬性就顯現出來了。

不能傷人,便要傷己!

六部九卿,内閣大學士……諸多大佬被拉下了水。

紙糊三閣老,泥塑六尚書之類言論層出不窮,可勁兒埋汰。

朱見深冷眼旁觀,靜待事态持續擴大,他的不作為,很快就讓諸多大佬承受不住诋毀謾罵,開始求援,請他主持公道。

這可是你們求朕的啊……朱見深可算是逮着機會了。

借着這個由頭,朱見深開始了他一直想做,卻始終顧忌沒做的事——清理京官冗員問題。

當然,朱見深并沒有直接下場。

如今的他,可謂是老謀深算,對權力場的掌控程度,已臻至化境。

依舊是汪直出馬,徹查京官圈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