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倒春寒……”朱見深蹙眉道,“先生的意思是說,這是物極必反的前兆?”
“……不是。”李青翻了個白眼兒,“準确說……這個叫發展慣性。”
第208章
與衆不同
“什麼意思?”朱見深不懂。
李青拿起桌上的茶杯,用食指頂着杯底内部,另一隻手撥轉杯子,随着他的動作,茶杯很快旋轉起來。
少頃,李青停下撥轉動作,茶杯依舊在旋轉,甚至在李青停下的一刹那,茶杯旋轉更快。
“這個就叫慣性。”李青解釋,“大明亦然,它太大了,旋轉起來不易,可一旦旋轉起來,想讓它立即停下也很艱難。”
頓了頓,“也可以稱作滞後性,比方說一個好的國策,在施行最初往往見不到效果,這需要時間發酵,再比方說……前人栽樹後人乘涼。”
“你這麼說,朕就明白了。”朱見深緩緩點頭,“不過,人口增長依舊巨大啊。”
“這是因為人口基數太大了,”李青道,“你不要隻盯着數量,要看比例。”
朱見深狐疑道:“也就是說,未來大明人口的漲幅比例……會逐漸降低?”
“當然,”李青點頭,“百姓隻是淳樸,卻不傻,自會做出最優解,但不可否認的是,大明将會在相當長的時間段内,保持碾壓曆朝曆代的最高人口。”
“會保持多久?”
“至少百年。”李青沉聲說。
聞言,朱見深又緊張起來,驚道:“現在都快一萬萬又三千萬了,等到慣性停止,估計都要奔着一萬萬又五千萬去了,還要維持百年……這,這可如何是好?”
李青也有些頭大,海量的人口若是碰上大面積天災……别說朱見深,他都心驚肉跳。
大明國力強盛不假,可如此龐大的人口……實在有些負擔過重。
最緊要,也是最現實的問題必須重視——如何活下去?
百姓質樸、知足常樂,卻也有最基本的需求,溫飽。
可若是活都活不下去的話,那便隻能造反了。
他們想活下去,這沒什麼錯。
“糧食問題要解決。”李青說。
朱見深點頭:“問題是如何解決?”
“……想辦法。”李青慘然苦笑,“你放心,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,大明都能挺得住,我會尋求突破。”
朱見深也沒再說什麼,李青的辛苦、付出,他都明白,他身為天子,實不該将擔子盡數壓在李青一人身上。
“嗯…。”
這個話題太過沉重,兩人一時間也無太好應對之法,便暫且先擱置,轉移了話題。
就土司事宜展開探讨……
幸賴,這方面,倒是沒什麼可擔憂的,盡管土司抵觸心理強烈,卻也翻不起太大浪花,好好運作,隻需過個兩三代人,便能徹底完成融合。
朱見深政治天賦十分卓越,戰略眼光獨到,二人幾乎沒有分歧,相談甚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