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4章(第9頁)

朱佑樘隻打趣一句,便轉移了話題,道:“父皇,佑杬的封号……是您起,還是兒臣起?”

“你想起就起吧。”朱見深吃菜飲酒,無所謂的說。

朱佑樘一聽這話,反而不敢起了,道:“論學識,兒臣不及父皇萬一,哪裡敢班門弄斧。”

“……”朱見深放下筷子,繞了一圈兒,還是繞到他這兒來了。

不過,給兒子冊封本就是他的分内之事,這就好比給兒子起名一樣。

沉吟少頃,道:“興王如何?”

“妙啊!”朱佑樘連忙捧哏,“興,五行屬水,水生木,剛好與佑杬的木相生,興,又有興緻情趣之意,也符合佑杬的性格……”

好家夥,我都沒想這麼多,就是取個興旺的諧音而已……朱見深老臉微微發紅,清了清嗓子,道:

“佑杬,滿意否?”

“謝父皇賜封号。”朱佑杬忙謝禮,臉上蕩漾着歡喜,這封号夠雅,他很喜歡。

不過話說回來,他就算不喜歡,也不能反駁啊。

朱佑杬恭聲道:“兒臣很喜歡。”

“喜歡就好,坐,咱爺仨難得一聚,來,繼續。”

小院兒。

兩人放下了弓箭,對飲談天。

“先生,如今大明國力昌盛,百姓富足,朝局也相對清明,你為何還總是一副……郁郁寡歡模樣呢?”

王守仁不理解。

“你所看到的國力昌盛,是曆代帝王……還有我的一些努力,是夾雜了太多的幹預,才有如今模樣,且這盛世……并不能持久。”

李青幽幽道:“你可知大明如今人口幾何?”

王守仁一滞,旋即皺起了眉頭。

他是聰明人,瞬間就意識到了其中症結。

李青面露欣然,此子果真天賦異禀,未來絕對可成棟梁之材。

他也不急着追問,抿着酒,給王守仁充分的時間思考。

許久,王守仁緩緩開口:“人無遠慮必有近憂,縱觀曆朝曆代,從未有過如此龐大的人口,是我太理想化了,先生并非杞人憂天。”

李青含笑點頭,問:“你可有應對之策?”

“隻有一些模糊的想法。”

“哦?”李青驚奇,他就随口一問,沒想到王守仁竟真的有想法,“說來聽聽,咱們這是好友聊天,出的你口入得我耳,無需顧忌。”

王守仁點點頭,沉吟了下,道:“改制,亦或說,變法!”

“何出此言?”

“大明的人口之多,在曆朝曆代從未出現過,因此,無法借鑒曆史,隻能走一條全新,且适合大明的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