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1章(第1頁)

朱婉清深以為然,她經營着侯府産業,對這話太贊同了。

按着目前趨勢,若再不求變,一匹絲綢的利潤莫說三兩五錢,以後怕是一兩五錢的利潤都不定能保持住。

可就是那般,也無法讓生意好做。

競争錯了方向啊!

“李叔,咱們這個品牌叫什麼好?”朱婉清問。

“婉清二字,一聽就是女子名,這不利于發展,還是起一個中性一些,男女老幼皆宜的名字為好。”李青說。

朱婉清沉思少頃,道:“不若就叫‘永青’如何?”

“這個倒是可以。”李青點頭,道:“記着,咱們永青品牌,要走在時代的前沿,要引領潮流……”

巴拉巴拉……

朱婉清頻頻點頭,她越聽越上頭,同時,對開店賣成品衣愈發有信心。

拼着兩年不賺錢,她也要搞!

打理這麼些年的生意,朱婉清早已摸透了商業邏輯,隻是受時代局限,未能做出突破,今日聽李叔一席話,徹底打開了她的眼界。

原來,生意也可以這般做!

朱婉清聰慧,除了一些個名詞不明就裡,其他都能領悟,有時,也會提出自己觀點,彌補一些漏洞。

其實,李青這樣搞,除了刺激消費之外,還存着另一個心思。

——培養資本。

重商造成的結果,必然是商業内卷,而随着時間推移,小産業被大産業收購、整合,這也是必然。

也唯有如此,才能降低商品成本。

未來,定然是各大富紳相互内卷的時代,結果,也已注定。

——最後的最後,還是卷價格,以量取價,薄利多銷。

如此這般,看似吃虧,卻能讓經濟長河奔流不息,還能帶動更多人就業。

同時,激烈競争下,工業發展也必然飛漲。

至于再往後,資本做大,倒逼皇權……這個需要許久許久以後,他沒必要現在着急……

“熟了熟了,宣德薯烤好了。”朱婉清的話,将李青拉回現實。

“呀,好燙。”

“一塊宣德薯都能讓你這般,瞧你那沒出息的樣兒?”李青揶揄。

朱婉清:(6107へ6107╬)

剛才你可不是這态度。

這時,李宏、王守仁聞到香氣,也走了來。

朱婉清迅速拿起一塊烤紅薯,甩手扔給李宏,輕哼道:“你鼻子倒挺靈。”

李宏咧嘴傻樂,婉清終于理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