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樂宮,朱見深讓禦膳房送來豐盛菜肴為兒子接風,還特意叫來了邵氏,讓他們母子說說話。
“母妃,您見老了。”朱佑杬動情的說,眼眶微微濕潤,“這幾年,您還好嗎?”
“好,都好。”邵氏笑呵呵道,“隻是你啊,怎麼也不給母妃生個大孫?”
“呃呵呵……在努力了。”朱佑杬讪笑。
興王妃蔣氏卻是有些惴惴不安,生怕婆婆借機挑刺,其實她這個兒媳挺舒服的,婆婆遠在京師,數年不見一次,幾乎沒有婆媳矛盾。
“母妃,兒媳和王爺會給您生個大胖孫子的。”蔣氏弱弱保證。
一旁品茗的朱見深插了句,“一個哪夠啊?又不是養不起,生五個!”
第121章
楊王不合
…
清早,天昏沉沉的,叔侄走到半道兒,天空就飄起了雪花,零零碎碎,随風亂舞。
朔風刮在臉上生疼生疼,朱婉清緊了緊狐裘大氅,哈了口氣,找個話題,“李叔,這天兒還真冷哈。”
“冬天嘛,哪有不冷的……”李青感受了下,跟之前倒沒有什麼區别。
細想想也是,若年年都有明顯區别,那用不多少年,人就活不下去了。
想來,就算嚴寒不可避免,也不會太離譜,不然,人類都直接滅亡了,如何能傳承下去?
在聯想到交趾的氣候,李青對天象的擔憂,少了一大截兒。
大明的糧倉,并不局限于大明!
當然,前提是工商業徹底興起,取代農業,占主導地位。
以目前發展趨勢,工商業成為大明的龍頭老大,隻是時間問題而已,弘治雖不出彩,卻也湊合,在朱見深,以及自己當初小本本的影響下,倒沒幹出什麼出格的事。
這樣本本分分,未嘗不是件好事。
唯一讓李青擔憂的是,大明的下一任皇帝。
不過,現在有了王守仁,應該也不會很糟糕。
現在的大明,繁榮、昌盛、富庶……對皇帝自身的素質要求并不高,隻要皇帝不胡來,老老實實地按部就班,大明還會持續往上走。
資本之路剛剛開啟,未來會有很長一段時間處于上升期,皇帝啥都不做,大明依舊會往上走。
這麼久的謀劃,好幾代帝王的努力,大明的發展勢能不是一般的足,莫說加油門,隻要不刻意踩刹車,它都會滑行好遠。
“把手給我。”
“不用了,李叔你留些力氣,一會兒還得診治大哥呢,我還沒到扛不住的地步。”朱婉清笑了笑,歎道,“再往北,估計會更冷,真不知百姓是如何過冬的,李叔你去過遼東,那裡人都是如何過冬的啊?”
“提前備好糧食,冬天不出門呗。”李青歎道,“不過就算不出門,有的人也扛不住,尤其是老人……哪年冬天,不得凍死人啊!”
朱婉清默了下,道:“李叔,這是沒辦法的事,自古如此。”
她苦歎一聲,吟道:
“賣炭翁,伐薪燒炭南山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