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2章(第6頁)

今,皇上欲效仿太宗,有何不妥?!”

“附議。”劉健當即附和,拱手道,“皇上,今我大明海上貿易繁榮,彰顯大明國威更有必要!”

戶部尚書周經當即反駁,“揚大明國威重要,還是百姓重要?”

李東陽淡淡道:“照周尚書的意思,我大明朝連水師遠航的錢都沒有了?”

“本官沒有這樣說!”

“那周尚書什麼意思?”謝遷窮追猛打。

“我……”周經哼道,“不當家不知柴米貴,你可知其中花費有多大?”

“去年底,江浙兩省的賦稅運往京師,僅這兩省之地的糧稅,商稅,戶部上下就足足忙了五日,上個月保定府沈家,一次就交稅銀一百三十萬兩,這還隻是半年的稅賦。”

内閣怎麼這麼清楚戶部的事……周經心中一驚:是誰走漏了風聲?還是說,有人被策反了?

不待他反駁,謝遷乘勝追擊,哼道:

“不當家不知柴米貴?呵呵……周尚書好大的口氣,我大明朝這個家,原來是你在當啊!”

周經臉一白,失驚道:“皇上,臣萬沒有這個心啊,他他他,他诽謗啊!”

朱佑樘:“……”

眼見内閣靠耍嘴皮子占了上風,六部忙進行反擊,兵部尚書馬文升出班,哼道:

“久聞謝大學士鐵齒銅牙,今日算是領教了。”

謝遷淡然道:“馬尚書有言便言,何須話裡藏針?”

“說得好,那我們就說點實際的。”馬文升笑笑,拱手道:“敢問皇上,昔年六下西洋的是三寶太監,今日是誰?”

第132章

内閣完敗

朱佑樘眉毛擰了起來。

隻一霎那,随即,又重新舒展。

李浩的事,當初他聽父皇說過,知道是永青侯獨子,這個老表壓根兒就沒想着走仕途這條路。

而那位水師總兵官,也就是他姑父李宏,早已過了知命之年,奔往花甲之年去了,還能再掌權多久?

既然權利确定不會被世襲下去,那麼也沒什麼可擔憂的了。

誠然,如此開先河,卻有不妥之處,畢竟,當初太宗都不敢輕易放權給武将,轉而讓三寶太監出海遠洋,但,此一時,彼一時也。

如今大明的賦稅構成,商稅比重越來越高,就目前而言,幾乎不亞于糧稅多少。

這樣下去,頂多再有一代人的努力,商稅便會徹底壓過糧稅,成為朝廷收入的第一。

商稅如此重要,水師揚國威的必要性自然不言而喻。

震懾海外諸國,讓商賈放心的做買賣,能提高朝廷賦稅,哪能不上心啊!

當初,父皇就明确說過這其中的利弊。

朱佑樘雖無大才,卻也不是昏君,自然明白王朝的興衰跟财富挂鈎,有錢,什麼都好說,反之……不堪設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