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說的對,朕是有些鑽牛角尖了,有些……小心眼兒,不肯服輸。”朱厚照承認了自己的缺點,“這些……朕往後會注意。”
見狀,李青稍稍感到一絲欣慰,總算沒白浪費口舌。
挑起了朱厚照的負面情緒,李青接着開始尋求情緒認同,以達到讓朱厚照心服口服的同時,收獲正面的情緒價值。
以此,在給朱厚照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,也不至于産生隔閡。
少年人若是讨厭了一個人,那這人便是有蘇秦之才,也是枉然。
李青可沒那麼無聊,隻為故意氣朱厚照。
“宗祿永額這個設想極為精妙,你能想到這層,說明你極具大局觀,是個有戰略眼光的人。”李青對朱厚照的設想給予肯定。
“不過光是戰略眼光是不夠的,實現政治設想,達到戰略目标才稱得上成功,不是嗎?”
朱厚照點點頭:“是這樣。”
他又平靜了許多,情緒上也更加穩定。
李青輕笑道:“咱們來舉個例子,假如你的目标是從一個村去另一個村,中間橫着一座山,該當如何?”
“翻越它!”
“嗯,有勇氣,有毅力!”李青贊了聲,轉而問,“可若翻山無路,且滿是荊棘,該當如何?”
“披荊斬棘!”朱厚照目光堅毅。
“說的好,有勇氣,有毅力。”李青豎了豎大拇指,頓了下,又補充道,“但,沒腦子。”
朱厚照剛才被氣飽了,倒是沒再惱怒,皺眉道,“難道畏縮不前?”
“山是障礙,卻非結果不是嗎?”李青笑問,“目标是什麼?”
“去另外一個……”朱厚照突然醒悟,緩緩道:“繞過它!”
“嗯,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。”李青含笑點頭,溫聲道,“為帝者當有功利心,這點你很棒,可功利心并不代表急于求成。”
“試想一下,想從這個村到那個村的人,真就隻有你嗎?”李青問,“為何山上沒有路呢?”
“因為沒人翻越大山?”
“為何别人不翻越呢?”
“因為……成本太大。”
“對!”李青眸光愈發欣然,繼續引導,“所以要……?”
“迂回!”
“太對了。”李青點頭,“就拿藩王宗祿來說,看到問題的不隻是你,你父皇……乃至曆代皇帝都看得到,他們不是不想解決,而是有更優先級的問題需要解決,畢竟……連建文都看得到藩王危害,不是嗎?”
對不住了小師弟,隻能拿你做反面教材了……李青默默說了句。
“太宗登基後就削過藩,而到了仁宣二宗……則是有更優先級的問題要解決,因為他們要為永樂大帝的偉大功績善後。”李青道,“到了正統朝……主少國疑,權臣當道,他沒精力顧及這個,再然後……景泰帝執政期間處境尴尬,政治土壤不允許他有大動作。”
頓了頓,繼續分析:“成化一朝,則更多是為正統、景泰兩朝留下的弊端做修正,接下來……你就知道了。”
李青道:“你父皇為君厚道,禦下寬仁,卻也遺留了些弊端,不過憲宗皇帝退位前做的足夠好,弊端倒也不算嚴重,如今政治格局……藩王宗祿卻成了最優先級的問題了。”
朱厚照緩緩點頭,認可李青的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