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奉天殿,群臣已然到齊,新君登基大典後的第一次臨朝,沒人敢不給面子,哪怕有個頭疼發熱,也都強忍着來‘打卡通勤’。
朱厚照登上玉階,伴随着‘吾皇萬歲……’在龍椅上坐了,淡淡道:
“衆卿平身。”
“謝皇上!”群臣起身,各自回班站好。
朱厚照籲了口氣,問:“衆卿可有本奏?”
“臣有本奏。”吏部尚書馬文升出班,“新君登基大赦天下,這是慣例,還請皇上早日頒發大赦诏書。”
“臣附議。”
“臣等附議。”
…
朱厚照冷漠看着群臣,許久,才呼出一口氣,道:“準奏!依照慣例大赦天下。”
“皇上聖明!”群臣松了口氣。
小皇帝還是理智的,不亂來,這讓他們感到一絲慰藉。
這說明小皇帝還是依仗他們的,并未有撕破臉的心思。
第一次試探得到了正向反饋,氣氛随之緩和下來,群臣也還以正向反饋,态度上更加恭敬。
李東陽出班,奏道:“禀皇上,楊一清上疏,延綏一帶的邊防修繕到了收尾階段,款項卻已告罄……”
“還差多少?”
“奏疏上說,折算成銀子的話需約一萬八千兩,若是分錢糧撥給,則需要……”李東陽拱手道,“奏疏臣已票拟,還請皇上定奪。”
說着,從袖中取出奏疏呈上。
朱厚照接過站班太監轉呈上來的奏疏,打開看了一遍,道:
“運送錢糧頗為費時,不若換成寶鈔吧,快的話還能趕上過年呢。”
李東陽趕緊拱手道:“皇上,如此怕是不妥啊!”
“哪裡不妥?”朱厚照皺眉,“寶鈔就不是錢了嗎?”
他确是出自一番好意,想盡快把錢發放到士卒手中,讓他們過個好年。
李東陽卻道:“士卒整日勞作、忙于建設,寶鈔易磨損,且也不方便花銷,士卒們更喜歡銀兩。”
“寶鈔易磨損朕能理解,可不方便花銷是何道理?”朱厚照擰眉,“難道還有人敢不認大明寶鈔不成?”
“這個……”李東陽讪讪,“此中緣由倒說來話長了,皇上若想了解,下了朝臣再作解釋。”
朱厚照沉吟了下,緩緩點頭。
李東陽退下,接着,戶部尚書出班,奏道:“皇上,已有數省賦稅數額遞送進京,其中,山..東,河..南兩省皆有部分縣遭遇旱災,仰望皇上聖德予以減免部分。”
朱厚照深吸了口氣,道:“奏疏呈上來。”
“是。”戶部尚書取出袖中奏疏,雙手呈上。
朱厚照卻是隻匆匆看了一眼,便又放下了,道:“下了朝朕會批複。”